1、生活中有很多事是可以通过认知思维的转换而获得趣味的,就像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索亚将惩罚变成一个开心的游戏那样。
2、女性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男权社会投射出来的镜像,在男权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女性往往被视为可挑选的对象,这导致她们之间存在一种强烈的竞争关系。
3、堂•吉诃德与桑丘合在一块儿,俨然一部人类历史:一个个“堂•吉诃德”冲锋陷阵,绝大部分死于风口浪尖;一代代桑丘随时等待,一面嘲笑着倒下的勇者,另一面准备收获侥幸成功者带回的果实。是当堂•吉诃德还是桑丘?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且会缠绕人的一生。
4、人生就是撩去面纱的过程,劳作、恋爱、婚姻、独行⋯•都是修炼。拨开阴影一重重,才发现逝者如斯,万事都流走,只留下一句《面纱》中的箴言:“征服自己的人是最强的人。”
5、现代社会整体对女性还是有一些固有的偏见。一个我们常见的误解是,女性好像更脆弱,对于直接的批评和负面反馈难以接受,需要更多的情绪价值支撑。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基于一种惯性思维,也体现了男性视角的局限性。
6、法国文化中男性对女性的看法:法国男性往往将女性视为孩童,认为她们需要被哄骗,以及被宠爱。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女性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往往被忽视或不被认真对待,从而阻碍了她们在思想和意识上的成熟与成长。
7、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可避免地充满矛盾,我们要勇敢地、真诚地面对彼此的不同,而不是一味回避矛盾。现实价值与情绪价值是有区隔的。
8、在现代社会,人可能终其一生也难以认清生活和生命的本质,很难明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因为人的内在需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外部的社会需求也是动态的、前进的。
9、每个人的文化品格的形成,都有一种“多源性”。正是这种“多源性”,让我们无法整体认识自己。
10、现代社会的“通识”是为了寻找自我。一个人有良好的自我,首先要有非常好的“通识”。通识不是人为构造出来的知识,而是我们人类获得的所有常识的沉淀。
11、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认识自我的难度空前之大。每个人都是活在巨人肩膀之上的,接触了非常丰富的人类文明既有成果,导致生活变得特别复杂,生发的欲望也就特别多。
12、认识自我是要在发展竞争中、在得失之间才能逐渐体会到生命内部的愿望,才能体会到自己生命深处不可更移的本质,才能认识到可以终生去追求的价值。
13、斯多葛主义认为,在生活的诸多方面中,人们应当认识到哪些事物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可控制的。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的最后一位皇帝奥勒留对此也有精辟的认识:一个人应当有力量去承受不可改变的事物,同时也应有勇气改变可改变的事物。这正是个人认识自我的核心所在。实际上,对自我的认识,永远是在自我形成之后,这是由时代发展决定的。
14、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体现出他精神深处的思想性。中世纪那些为信仰而搏杀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就是非黑即白,他们的特点是很单纯,也很血腥。这个世界有一处起源,有天地、昼夜等区分、对比,这些当然是确定的,但很多事物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黑白之间的灰色,是过渡、两栖的状态,而这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带有无限的丰富性。
15、2500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代表多元,代表对简陋的二元对立逻辑的破除,代表无穷的可能性。
16、拥有某一方面相同经验的不同的人来到这里会有一种很亲切的交互,然后衍生出新的不同的内容,这就是圈层。
17、在我们的社会机制和制度无法提供发达国家那样的支持时,我们每个人的幸福点以及可以依托的生命支点,体现在一个人对生命过程的探索性与创造性上。
18、在今天这个工具化的时代,科层制成为主导。在科层制的框架内,个人不问价值、不问对错,而是将上级的指令视为绝对真理,人变成简单的执行者,个人的独创性和想象力变得不再重要。
19、未来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很多都是智能化的,甚至脑子里植入一片智能芯片,就能听懂全球任何语言。等人工智能发展到这个程度,什么才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差异性、精神性内容才是自我的独特性,只有独特性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才有交换价值。
20、尽管内在世界经历着各种裂变,但表面上依然维持着一种平衡,这种内在的分裂与外在的平衡,就使得社会结构的内部充斥着强烈的不安全感。
21、人首先应当具备一颗从容、镇定且清澈的心,才能拥有一种有定力的生活。但事实上,现在的年轻人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基本没有自己的栖身之所,这种“无根”的状态,使他们产生了一种悬浮感。
22、人员的频繁迁徙和流动,现在很多人缺乏长期主义精神,他们没有主轴,不知道到底要追求什么。一个人没有长期主义精神的话,他的生活就会随波逐流,充满碎片化。
23、现代社会的高离婚率,也说明婚姻已经变成一件很不稳定的事情。一方在婚姻中成倍地付出,但是他将来能得到什么并不清楚,也就产生了极大的不稳定性。连亲密关系都变得不可预期,道德关系里的逻辑自洽也就变得更加困难。
24、尽管商业被很多人看不起,但它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商业其实最多元化。因为商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过程不受信仰、政治主张、民族等因素的限制,所以也就能容纳各种差异。
25、当那些看似优越的人被曝出丑闻时,网络上就会形成一种狂欢,所谓“乌合之众”就产生了。
26、古希腊斯多葛主义强调,人要有力量承担不能改变的,也要有无比的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
27、人要保持一种“品”的生活态度一品人生各种各样的滋味。生命就是品,生活需要品,细细地品出每一样东西的差异,品过之后才知道整个人类生活的苦辣甜酸。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味道能涵盖所有的美好,也不存在任何一种味道能概括所有的生活。
28、在当今时代,无论企业文化如何,它们都需要通过讲故事、做广告、创作剧本以及开创网络游戏等形式来传达信息,这些都是文学性的体现。
29、一个人真正的自由、根本的自由是时间自由。
30、现代社会将人变成了“自发”的人,即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被操纵的一部分。智能手机,就是一个既小型又巨大的黑箱,它让我们的时间失控。
31、现代世界已经从书写文化转向了视觉文化。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全球文化的新兴潮流。视觉文化从电影到电视,再到互联网媒介,它以最大的贯通力、穿透力打通全球。
32、通过互联网,你可以足不出户看到全球各地的风景、民俗、新鲜事,能看到农民、牧民、渔民等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状态,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生活。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把这种生活的内在价值、品质等传递出来。
33、人生要有一种诺言精神,要有去实现目标的坚持,但当我们面临的世界是一个失序的、混乱的、充满荒诞的社会时,我们如何做选择,这归根结底是一个存在主义问题。你想有自我的设计,实际上命运却在跟你开玩笑。
34、我们不应活在自己制造的问题中。尽管现代社会的荒诞性不时显露,我们却无须沉溺于烦恼之中。面对生活中的荒诞与波折,我们应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接纳。
35、感性的激情有时能够冲破世俗的束缚,实现一种超越,理智的情感则能使人获得一种长久性和连续性。
36、理智不能解释所有,相反有时是情感引领着人走向问题的真正答案。世界并不完美,有时候看似合理的事物,实际上是非常不合理的,有时候过度的理智会使人在无形中被社会同化,被他人改变,在无意识中将自己活泼的生命与新鲜的念头限定在标准化的格式里。
37、理性的能力可以让我们把握事物的真实价值,有些事物看似诱人,但实际上它可能是瞬间的幻象,所以人需要智慧来判断,理性从某种意义上需要智慧来支撑。
38、生活中是讲究直觉的,但直觉的质量因人而异,一个人的人生阅历、人生积累、对世事的洞察能力,能为其瞬间的直觉带来加持,这个特别重要。
39、理性和感性是互补的,没有感性的理性是空洞的,没有感性积累的理性是贫瘠的、冰冷的。理性思维并非万能,如果理性脱离了感性的滋养,它可能会变得冷漠和机械,缺乏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40、我们一定要善于把负面情绪看作一种积极的能量来认识,而不是压力或负担。凡是没有负面情绪的人都被束控在某种完美主义里,而这种完美主义有时会误导我们的人生。有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正意味着我们的心理是健康的,是有着正常的感知力的。
41、从哲学意义上说,人是最希望理解自己的存在的,人的内在有一种原始动力,想要去追寻“我是谁”的问题。
——《她们何以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