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如果你和孩子的互动过程是“孩子满足你的期望和需求”,那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力就是你把孩子当成价值实现的工具,孩子“属于”你,孩子会定义满足别人期望是他的价值感来源。
这其中存在一个风险因素就是,孩子本身能力并不能符合你的每次期望,他所做的仅仅是被在意被看到被定义与众不同,这也就意味着「绝对优秀」是可以被家长重视和在意的,同样,「绝对糟糕」亦是如此,当苛刻的特别优秀经历必然挫败后,绝对糟糕就会被触发,绝对糟糕同样可以得到重视和在意,后者成本更低,家长发现孩子不可控后,只会过度的重申期望尝试纠正孩子的那些“糟糕”,在上述的家长观念下,极其容易恶性循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