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文化人我不知道。前几天我只是随口说出了几个字:文化人,老公就说我:大言不惭。为什么这么说我呢?原因是这样的:
今年十一届矛盾文学奖获得者有我们河南的大作家乔叶。她写的长篇小说《宝水》是有十月文学出版社推荐的。获奖后,我从公主号了解了一些情况,就是现代的纸媒文化确实不好走了,大多都是新媒体运营。人们关注某音,某快手。我在眼睛阅读经典小说后,眼睛会出现不舒服,就关注了视频号。个人感觉视频号里面的内容还是比较有内涵有营养的。现在的人喜欢快餐式生活,阅读也是快餐式的。
获奖的作品《雪山大地》《宝水》等获奖后并没有出现轰动效应,没有公布获奖而引来作家的作品收入提高,这说明什么?不得而知。
在前两天。有个文友的作品特别棒,想加入当地的作协。他咨询加入当地作协会员的情况,他们好像是回答:出书才能进入当地作协。我一听就感觉这不是无稽之谈吗。能出书的话早就进入中国作协了,还用进入你们当地作协?我说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我就告诉他,这是无理要求,在不出名的情况下,出书的又有几人?有的人出了书在自家仓库里躺着睡大觉那是哄谁呢?就是现在那些出了名的大作家出书看得人都不多了,除了我们这些爱好文学的人,我们这些文化人喜欢看,普通百姓谁看呐?
我是散步时一边走路一边和文友发的语音。先生在一旁听的真清楚,随口怼我一句:“大言不惭,识了几个字就把自己说成文化人了。”
我听了此话立觉脸上发热,一赤一白,羞愧难当,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我气得狠狠地回头用眼剜了他,又不服气地站住脚,随口回怼:“我这不是顺嘴说说吗,哪有那么多事呢。”
先生看我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嘿嘿笑笑不再说话,然后拉着我的胳膊说:“走吧,我也是提醒你,免得让别人听见笑话你。”
今天工作闲暇时间,我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同事正在和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士讨论扫红包的事情,男士嘟囔着嘴说:“算了吧,一天扫那块儿八角的不济事。”
我好奇地问:“干嘛呢?”
女同事扭头问我:“你有某音极速版没有?”
我说:“没有。”
“哈,现在像你没有的不多了。那你平时看啥啊?”
我笑笑说:“我看视频号。”
“哈哈,有文化的人都在看某音。”
呵呵,又一个大言不惭的。
我抬脚走出了此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