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
——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方寸之地何谈深浅?在木心这里深度的意思是深刻、广博,还是深邃?某些时候所谓的深邃难道不约等于是浅薄了吗?所以我以为他所谓的深度指的可能是--包容,也可说是圆融通达。
浅薄就是肤浅,没有根基,如水面漂泊的一片枯叶,风能左右之水亦能左右之,在认知层面讲是没有向下扎根,学的大概都是皮毛功夫;在做人做事上就是流于表面上形式,没有深入到人事的底层去思考和重构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将任何事物分层归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之一,单就此处人心之深浅而言,我以为将两者对立来看并不利于我们理解真实的世俗生活。在我的观察中所谓高尚的人也有鄙俗的一面,而平日庸俗不堪的人在某些时候也能表现出不一样的高贵品质。所以更加合理的模型应该是深浅只是人心一体的两面,差别在于在稳定态时二者孰多孰少。
想起之前接触过的一个人有点意思,他是位在职博士,挂职于西北某市文旅局局长职位,一次饭桌上初遇,其人学的是中国历史专业,谈古论今引经据典讲得雅趣生动,大家都对其知识竖大拇指,但是他紧接着又挟古带今地戏谑同桌美女,且行为轻浮,这让同桌的大伙大跌眼镜。看他的表演让我想起正电影里那句话台词儿:“哪有上流啊?全是下流。这就是一帮寄生虫,骗吃骗喝骗炮打。”
不是说我眼中没有深刻的东西,我也非常非常地敬畏学养精、深德行高远的人,但是在仰望这样高人的同时,千万不要去苛责对方庸俗的那一面,毕竟大家都是需要吃喝拉撒睡的动物。
每个人都是浑沌一体,每个人也都是一个传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