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桥

作者: 东氿听涛 | 来源:发表于2023-11-15 10:59 被阅读0次

  我的老家在宜兴范道的端圩村, 在过去,老宜兴人习惯把这里称为西乡路。

  西乡的范围大体在隔湖以西,宜兴北部的平原地区,范围包括现在宜兴的杨巷、官林、徐舍和新建四镇,但我姑且把高塍也拉进西乡行列。因为我西乡的老家端圩村,原属于官林片区,后划归至处于东西乡之间的高塍镇管辖,所以我只得把整个高塍镇暂且当成西乡区域吧。

  西乡地势低洼,俗称是宜兴的"锅底塘″,这里水泽连天、河网密布。旧时在此居住的人们出门是"三步一桥″、"五步一渡″。我尚记得在幼时回老家时,爸抱着我迈过端圩老桥时的情景;也十分怀念着妈攥着我的手,走过范道老街那座青石板桥时,妈掌心中的那份温暖。

  故乡的老桥是我童年时永远的记忆,现在我想踏遍宜兴的所有古迹和老桥,当然首先把西乡作为我的起点。

  西乡的老桥,大体分为石拱桥和石梁桥两种。石拱桥优雅大气、造型隽美,大多建于宽阔的河道上,通行的船只也全是帆高船深,最典型的莫如鲸塘桥,有三券石拱洞,看去巍峨壮丽。

鲸塘桥

  西乡其它的石拱桥,比如高塍的西城桥、东塘桥和秀凝桥虽体量略小,但也显得雍容华贵。

西城桥

  而石梁桥有柱式和墩式之分,墩式桥比如高塍的永安桥和永丰桥。而柱式桥是在河中起一个或几个石墩柱,再在上面铺上石板梁,蒋拈桥就是其代表,它有两墩两柱,造型敦厚朴实、简洁干练。而范道老桥是高矮两个石梁洞体的组合。

   

蒋拈桥

 

范道桥

    也有石拱和石梁两种形态的结合,戈庄双桥是其代表。

  老桥大部分建于清代年间,小部分是明代的,比如渔庄万寿桥建于明天启年间,而杨巷阳溪桥是在天启的高祖爷嘉靖在位时修建的。建于民国年间也有一部分,比如毫村的下田桥等。

阳溪桥

  官林的孙家桥是宜兴所有古桥中使用率最高的,因为在镇上闹市中的孙家桥,西面是一个自由市场,老桥上人流如梭。我很惊叹于那些开电瓶车骑手们的车技,他们从三米多高的石拱桥上一冲而上、又一跃而下,显得如此的游刃有余。

孙家桥

  另外高塍的兴隆桥、永兴桥和永年桥建在村庄之中,村民们不时从桥上经过,老桥恬静淡然,仍在发挥着它们的光和热。

永兴桥

  像芳庄的福田桥和革新村的庙前桥等,它们和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双架并驱,均可使用,你眼前所见到的是一幅古迹和现代建筑强烈的冲撞画面。

福田桥

  但有些桥或许是因为过去使用的需要,更换成了水泥大梁或浇灌了混凝土路面,但在我看来,未免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和狗尾续貂。这些桥有芳东的姚塔桥、徐舍的吕公桥和新芳的桐梓桥。

吕公桥

  还有比以上这些桥梁命运更惨的,杨巷城典桥被一道高墙所挡,完全被废弃,而红塔冯家桥已然倒塌。

城典桥

  也有十分难找的桥,比如蒋家桥,我寻到了同名的公交站台,但边上河道的两面全被围墙拦死,我顺着墙绕了大约有三四公里,才进到一个路口,在一片片鱼塘的深处才找到了此桥,也知道了它还有另一名称,叫田舍桥。

蒋家桥

  另一座吴泽桥,由于网上的介绍不清晰,说是在芳东、后来才知是在芳庄东边,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地方,我去了两次,最后才一睹芳颜。

  但像官林的大虞桥就像是位高冷的"冰山美人″,只能远观而不能近视,因为此桥的两头全都被厂区的围墙封死,我只得远远地给"她″留下了几张倩照。

大虞桥

  而有些桥却"热情似火″,得来全不费功夫,比如红塔西芳桥和杨巷镇龙桥,因为它们就座落在公路边上,稍加注意,一眼就能找到。

镇龙桥

  最难进入的桥数徐舍双圩桥和钮家西荡桥。西荡桥被一户人家的院子所围,我去时此家中正无人,看家的几条"阿汪″十分敬业,采取的是"敌来我围、敌退我追、敌走我咬″的战术,我只得且战且进,才穿了过去,见着了那座建于清嘉庆六年的石梁桥。回来时颇为感慨,我虽入不了丐帮,但以后"行走江湖″,必须备有打狗棍傍身。

西荡桥

  而双圩桥在徐舍一偏僻的小村边,距可行进的道路有半里之多。通道已荒废多年,荆棘密布、冲天的茅草和芦苇交织在一起,几有两米多高。我只得找了一根粗木棍,在前面"辟山开路″、拨打着野草,艰难行进了一百余米,才见着了此桥,我从桥头转到桥尾,因被茅草所挡,竟无法去到两边拍摄桥的侧影。

  也有超级骇人的桥,比如赋村桥,它的桥面踏步竟是用墓碑铺成的,我无法得知夜晚从此经过的人们是怎样的战战兢兢;也无法知晓造桥之人是怎样的考虑,为什么不可以把墓碑有字的那一面朝向下面。

  但我在寻桥的路上,体会到更多的是温暖,许多人给了我帮助,有热情指路的、也有让我分外感动的。比如在找黄干桥时,我手机导航到了黄干路,问了路边小区里的一位老人,他说:"这里叫黄干路,是因为原黄干村已被拆迁,村民全被安置在了这个新小区,所以在此地保留了原村上道路的名称″。老人听我说了来意后,竟主动提出要带我前往,在新小区向北三公里外,我见着了那座黄干石拱桥,此桥华丽多彩,桥柱上的石狮制作精美,显得活灵活现,让我不虚此行。

黄干桥 黄干桥石狮

  还有英驻村的黄玕桥,座落在一片蟹塘的深处,螃蟹养殖户不仅为我指点了进入的路线,还给我介绍在那一块地方选镜拍照角度最佳。

黄玕桥

  也比如上次我在游双圩桥时,在河边锄地的一位村民,见我四处找寻不到拍摄角度,竟拉着我坐上了他家的小船,在河中,我终于为双圩桥留下了它美丽的侧影。

  还有一些桥,桥名就有些古怪、或有些典故,比如杨巷皇蹲桥。据说是洪武帝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和桥边的马家村人是亲戚,那天马皇后驾到,在此落轿,所以此桥就被叫做了皇蹲桥;也比如𠙶林村映峰桥,应该是此处河面上倒映着𠙶山的峰峦叠嶂吧。

  我想寻遍西乡和宜兴的所有老桥和古迹,杨巷世前遗址螺蛳墩、官林蒋有政墓、徐舍清白村马氏旧宅、新建养鹅墩边都曾留下了我的足迹,我也时在网上发送它们的照片。我现在想做的是把宜兴每一处古迹都寻到,然后标好准确的地理方位,让众多和我有同样爱好的人们,可以少花费点时间寻找它们,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在关注老桥精巧优美的造型;可以更多地去领会古迹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更多地去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

  我痴迷老桥和古迹、那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信息,那些信息是可以穿越历史时空,它们永远是鲜活的,那些信息就是前人的奋斗精神和对美好的向往。也比如我在寻找老桥和古迹时,那些素不相识之人对我的帮助和爱,爱和对美好的向往是永恒的,是我们必须世代传递的瑰宝。

                          东氿听涛

相关文章

  • 故乡的桥

    拱起的身躯 驮着我成长 如 父亲的脊梁 佝偻的 却也坚强 桥下的妇人 洗着我儿时的衣裳 再不晒晒 就会发霉 ...

  • 故乡的桥

    在我们苏北大平原里下河地区,那里水网纵横,河流密布,大桥小桥,铁桥,木板桥,水泥板桥,应有尽有。假如你看过的...

  • 《故乡的桥》

    2018年6月21日整夜的暴雨,让母亲河水量急剧增加,22日6点半左右,我们村子里通往外界的马路变成一条小溪...

  • 故乡的桥

    从出生到现在家乡的小桥没有太大的变化,从最开始的圆木铺泥,到九几年也就是我几岁的时候变成了简易水泥小桥,二十多年一...

  • 故乡的桥

    阳光下 一座孤独的桥 人群中 一位可爱的姑娘 她孤独的忧伤 在桥的心中荡漾 温暖的时光流淌 美丽的倩影在心中回想 ...

  • 故乡的桥

    故乡的桥,夜晚的时候总是亮起灯 有时会有点恍惚,看不清楚 但冥冥之中,指引回家的路 “江北水城”不缺水,自然也不缺...

  • 故乡的桥

    雨后的夕阳开始烧他了 暮色里的山脚是他的骨灰 家乡,这是一丛芦苇 同你告别的方式 你看,第二天来了 这正是他将烧尽...

  • 故乡的桥

    我的故乡在琼海东平。万泉河在我们连队身边经过。这里河面宽阔,水流较急,尤其在雨季河水暴涨,河水会更加湍急河面也会陡...

  • 故乡的桥

    故乡是一座小城。 小城宛如一块温润的翡翠,细腻、柔和、亲切、自然。 小城内河汊纵横,于是,桥便成了小城常见的建筑。...

  • 故乡的桥

    故乡的桥是座无名桥。 桥下是赵王河,据说是北宋时期才有的名字,也不知经历了多少载风雨。 我的故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的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wh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