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18日电 (赵佳然)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我们已经习惯了各式购物场景,在地铁里、马路上、公司里、电视节目中,购物二维码随处可见。而如今,便利店竟然开到了出租车里!
近日,在南京的部分出租车内,你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副驾坐椅后的布艺售货架上有“自助购物,吃货福利,超值低价”等广告语,商品有水、牛奶、可乐、饼干、薯片、坚果等。售货架上方有一张二维码,扫码关注就能购买商品,商品价格普遍都在10元以下,跟超市的价格差不多,有些特价商品比超市的价格还要便宜。
在投放初期,部分地区的车载便利店还推出了首单优惠服务,关注公众号后,乘客首单只需支付0.01元就可以购买到1件商品。
【观点】
确实小星看到这则新闻时,对于这个商业模式有点耳目一新。但是细想这个模式真的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便利吗?小星认为弊大于利,“车载便利店”模式走不了太远。理由有三点:
其一,从乘客角度。对于这种模式能够推广应该来说肯定市场是有部分需求存在不可否认,在满足了一部分懒人需求的情况下给更多乘客带来的更加脏乱差的乘车体验,出租车本来在态度、效率、环境上不如网约车,如果再加上卫生没有及时清理滋生细菌只会让人更加厌恶;
其二,从司机角度。司机的主要职责是开好车、行好路,安全到达目的地。如今又要分饰店员一角,为了利益势必会卖力推介产品而分化行车精力,车上货物如果司机不管肯定丢失率很高商家不干,如果丢失率影响司机收入而有些乘客又可能因为没有支付货款或者偷盗行为而引起纠纷必然会影响到司机的专注力,那样出租车还会安全吗;
其三,从监管角度。食品质量难以保证,过于分散监管难。食品掉包不是不可能,上架的也很难说不混入三无产品。而乘客如果出现身体异常也很难维权,同时商家销售数量不定也容易造成偷税漏税行为。按以往惯例,一个业态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之前是不会入监管者法眼的,最终牺牲的是整个出租车行业和乘客的利益。
【链接】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目前这种“车载便利店”模式在深圳、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都有出现,极大方便了来不及吃早餐、同时需要打车上班的年轻一族,卖出商品后的提成也让司机的收入得到了增加。
南京出租车吴师傅向中国食品报介绍,车上每卖出一样商品,司机都会有15%的提成。作为首批“吃螃蟹”的人,吴师傅4月中旬在车上挂置了售货架,不到10天已补货3次。“每天都能有十来个顾客下单买东西,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多赚七八十元。”
南京出租汽车协会秘书长凌强表示,目前由于试行的时间还不长,司机们的受益也不均衡。期望在一段时间之后,能对这个项目进行具体分析。
欢迎大家翻阅新浪博客长文,每周更新一篇。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538079688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