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研会成立五年多,大小千场活动下来,对于几百上千人的大场面驾驭倒是不怵,好玩有趣也没问题,加上近年来在peer、有为、真爱梦想等公益伙伴的引领下,引入诸如项目式学习这类激发孩子面对真实世界的学习方法,使得我们的课程体系逐渐立体、丰满。但因为机制问题,人才瓶颈始终难以突破,义务做一个两个活动没问题,长期去做,则少有能耗的起精力的伙伴,所以我们这些年靠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可深度与广度往往是相悖的,家研会目前的模式很难形成真正持续深入的课程,而我渴望走的更深,那么,行动吧!
随笔|愿意路是否能通,走了便知,确实不行换条路径便是,这就是我的破局思路。于是邀约了一群伙伴,“欣笙”团队就此诞生,公益也要吃饭,遵循市场方可持续啊!最近这个团队以两周一课的节奏不断打磨课程,其实我始终认为,做一个好的内容输出型教育项目,就是一件功德善事,没有情怀支撑成不了事。特别在这个快速更迭的时代,教育的焦虑席卷全球。沈祖芸老师2019年教育年报中提到,仅仅4年时间里,我们国家实际撤销的专业高达924个,新增专业将近8000个,很有可能等你大学毕业,你的专业却已经消失不复存在。
随笔|愿意这是前所未有的时代,教育再遵从之前的流水线作业必将被时代所抛弃。这几年各种有趣的,以让孩子链接真实世界的新型小微学校呈爆发式增长,仅美国五年间就高达一万所。中国也涌现出探月、一土、好奇等一批这样的学校。教育变革势在必行,而且是时势裹挟着人们向前,适应不了必将淘汰。于是这几年各种研学、游学开始层出不穷,可市面上却多是简单整合的拍照营,这是唬弄谁呢?可现状如此,呜呼哀哉!所以当卫飞她们如此用心的备课,精益求精的打磨,我真被感动。
随笔|愿意是的,“欣笙”团队成立我推了一把,当大家齐心协力做课程时,我却“蛇鼠两端”,怂了。最近几乎就没有怎么去关注支持他的发展,心念念接下来的两个冬令营项目,以及明年家研会的发展与方向。所以在这期“共忆旧时,期许新生”的活动呈现后,我特别的感动。活动主题是陪伴孩子们去到爸爸妈妈的童年,横跨四个年代,最后共同去展望未来。为这短短的三小时时间,她们反复讨论修改,不吝精力,只为了体验再好一点,收获再多一点,呈现更美一点。
随笔|愿意从立冬节气开始、无患子的自然之迷、松树问诊、致母亲的冬至礼,到这次的新年首课,我看到了为课程尽心致胜的精神,尽可能的为孩子们链接到真实世界,比如立冬节气让孩子们自己去买各种食材;又如通过一系列的有趣探索,孩子瞬间理解了政府为什么出台对松线虫的防治措施……。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欣笙便是这样贴近生活自然去研发课程。确实,在系统性、专业性上,这个年轻的团队还有很多路要走,但只要能沉下心来去打磨,我相信很快会有迭代,这是个开放的世界,资源一直都有,关键你是否足够用心!
随笔|愿意我会继续用心服务家研会,我也会支持“欣笙”,以及更多这样的团队,努力让小城天台,既有广度,又能找到深度,让教育之花开的更美。虽然杯水车薪,但我依然用心待之,因为我愿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