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paper & paper

paper & paper

作者: seg | 来源:发表于2017-01-12 10:36 被阅读0次

2009-06-06 00:20

情感这个东西真的很怪,像生了根,拔不掉。今晚山那边闪电撕裂乌云,冷雨中一排学生雷鸣般整齐的声音:“爱设计,爱设计学院!”而后一起鞠躬,向看台前,再向看台后。第29届造型之声被雨中断,但喊声搅得人没办法平静。

来自芬兰的博士生Salil在慢慢引导着我们理解Social Innovation,多年生活在英国和北欧,这位肤色黝黑的印度学者的到来给DESIS09项目注入了新能量。

这与我在伦敦圣马丁做的第一个项目“paper & paper”有些许相似之处。

说来真是戏剧性,结束完RCA的课程,身份便已改变。之前身边揣的是RCA的Pass,坐District Line 到South Kensington,然后步行10分钟,穿过V&A,Natural History Museum, Science Museum, Imperial College, RCM, Albert Hall, 然后抵达学校,我的名字人人从第一天起就叫我Xian。CSM离我住的Southfields稍稍远些,需要转 Piccadilly Line或Central Line到Holborn,这里靠近大英博物馆,最热闹的商业街和市场,和South Kensington的安静与透着高尚优雅的气息大相径庭。而学校的课程负责人Ben,从一开始就叫我Laura,(是我造成的,不是他的错),他也习惯了华人取英文名,我拿到的学生卡上赫然写着Laura Zhang的字样,心里大不自在,到今天也还是在这两个名字间徘徊。

闲话少叙,转到“paper & paper”项目,我到今天也并不真正理解出这项难题的Dr Stephen的确切想法,他讲课我是最后一天才算听得懂,之前都是云里雾里一般。不过这里做项目的好处是团队合作,听组员里七七八八的讨论,慢慢悟出点端倪。

我们要做的是关于伦敦的两份报纸。一份是免费的The London Paper, 而另一份则是付费的报纸Evening Standard, 作业要求以影像呈现。我所有的心思花在如何做这个短片上。

我在想必须有新的视角去解析两份报纸的命运:The London Paper流浪在外,像无家可归者,每天都在旅途中,而Evening Standard, 一旦有人买走,便有了归属;形象上,一个印刷粗糙,一个相对精美,二者间似有富贵贫贱差别。这中间涉及诸多社会因素,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报纸自己说话。

项目最终顺利完成,于我最大的意义是令我相信自己可以控制一些项目,能够完成到比较好的状态。

另一方面,我意识到这样的结果是整个团队合作的结晶,总体而言,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

Simeon(MACPNE),英日混血,口才出色,思维清晰,做事情果断效率高,他天生有种把人聚拢来的魅力;Ryan(MAID),则内敛许多,做事消极,习惯孤立自己,无论我们一起做什么,他总离开一段距离,立在一旁,他来自本地,感觉年纪很小,不过后来发现他很有自己想法又很坚持自己,两份报纸的想法最早是他提出的; Jacqueline(MATF),港英混血,国语说得不错了,不过总在回避;Myrto是唯一一个和我争论比较多的希腊女孩,非常勤奋,个性执拗,(我也这样了)。影片做到后面,需要设计的介入,我持消极态度,认为两份报纸引发的问题,设计无能为力,Myrto的想法恰恰相反,正是她的坚持,有了完整的结尾,而我最终确实被她的工作说服了,我的思路收得厉害,需要不同的视角予以弥补调整。

好的短片,能讲述生动的故事,但手法与视角常常看起来是很简单的。

每件事情的成功,有许多的幸运在里面:幸好有口才好的Simeon,文笔好的Ryan,幸好有执拗认真的Myrto, 善解人意的Jacqueline,才有这小组合作的顺利。合作中,不要忽视任何人的力量,各人的长处与能力的融合是成功完成项目的保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aper & paper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ed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