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好久的假期终于来了!在饱睡了几天后,由内到外元气满满了!
下午,冒着凉丝丝的小雨,我骑车前去家里看望老父亲和老母亲。出了小区,才发现西边天空乌云遮顶,难道要大雨倾盆不行?不由得加快了车速。
到了家里,二老也是担心下雨,手里的西瓜等水果刚刚放下,便一个劲地提醒,“家里没什么事,赶紧回去吧,要下大了。”
经不住二老的担心,我骑上电车便是飞奔。老妈在身后一直喊着:穿上雨衣,天凉!
路过九龙路时,我特别留意了一下那家酥油饼的铺子,还亮着灯!门口的摊车上,还有酥油饼摆放着,似乎已经让人嗅到了丝丝香味。
“来两个肉饼,再来几个原味的!”我赶紧上前打招呼。
拿出手机来付款时,才发现错过了一个重要语音电话!
“郑大夫?!该复查了?还是有什么意外?”瞬间,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无数个可能。当然,也有电视剧中“误诊”那样的镜头上演!嘻嘻,两三年了,这样的可能性还是少之又少了!
我拎上饼,把电车推到马路道牙旁,赶紧把电话打了过去。很快便接通了。
结果,完全不在我的无数个预测之内。这就像是要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一样,考题完全不在复习的范围之内呀!
原来,她要参加医院里的演讲比赛,我们和谐友好的医患故事她想成为这次演讲的重要内容。一则征求我是否同意,二则希望我把我们的故事从她的视角来写一写,她好做参考。
我听了后,马上脑海中涌现这样一个念头:人,还是应该培养发展自己的特长的!看,三年前我写给她的那篇文章,让她在茫茫的患者中成功地记住了我!哈哈......
两秒钟时间,我回过神,满头答应了她,还一个劲地强调“仅供参考”!
回到家里,我便赶紧坐下,查看她发给我的课件,琢磨她的思路和想法。然后,列举稿子框架,摘取课件中的相关内容。原来,医患关系,也像家校关系一样,需要彼此换位思考,相互理解。我又从简书中找到了三年前我写的那篇文章,反复琢磨后又后她的视角重新讲述。我其间,多次笑出声来。完全陌生的两个人,因为一场病痛结识,一个因要多次复查去询求帮助,一个因要参加活动前来征求意见。还真是缘分呢!
写完稿,修改完课件,我赶紧发过去。在我俩的你一言我一语的沟通中,我还成功向她推荐了“文心一言”和“豆包”,用来解决更多人的“写作之痛”!她自然是满心欢喜了!
我一直在琢磨,我为什么只是和她建立了如此好的医患关系呢?我想,是因为彼此拥有一颗真心。三年前,即便我没有在她医院里做手术,但她依然通过微信给予我鼓励和信心,解答我提出的种种困惑。因为真诚,我给予了她便多的信赖、认可与支持。
我想,良好的家校关系也理应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