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从一只奇怪的鸟开始说起。
话说,春秋时期的某一天,陈国的天空中飞来一只奇怪的鸟,身上还插着一支奇怪的箭,显然是身负重伤。这只鸟飞到陈国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了,吧唧!掉到了陈惠公的院子里。
别看这个陈惠公身为诸侯,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可他却不认识这种鸟,也没见过这种箭。
咦?我滴乖乖!这个世界上还有寡人没见过的东西吗?
陈惠公觉得很好奇,非要找人问个明白不可,可是放眼整个陈国,还能有谁比他这个陈国的国君更加见多识广呢?无巧不成书,还真就有这么一位博学之人,此人姓孔,名丘,字仲尼,人称孔圣人是也。
孔子他老人家没事就喜欢搞搞自驾游,周游个列国什么的,此时恰好游到了陈国。于是,陈惠公就带着捡来的鸟和箭到孔子家不耻下问去了。
读过《论语》的朋友都知道,孔子他老人家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甭管多刁钻的问题,他都能给你子曰几句,听起来还贼有道理,临了还不忘跟你谦虚一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看到陈惠公拎着鸟和箭站在门口,孔子还以为惠公是要带他去BBQ,一问方知,人家是来请教问题的,于是就发生了下面这段对话。
惠公问曰:“先生识此鸟乎?”
子曰:“此鸟名‘为隼’(音笋)。”
惠公问曰:“此鸟何来乎?”
子曰:“自北方而来。”
惠公问曰:“先生识此箭乎?”
子曰:“此箭名‘为楛矢石弩’。”
惠公问曰:“此箭何来乎?”
子曰:“北方肃慎人所造。”
惠公不语,有疑色。
子曰:“昔武王伐纣,肃慎人献楛矢石弩以示庆贺,武王刻字于箭上,讲其赐予异姓诸侯,公若有疑,可于祖庙寻之。”
听了孔子的回答,陈惠公将信将疑,按照孔子的说法,早在五百年前肃慎人就曾来过中原,而且还向周武王进献过他们的楛矢石弩,武王还在上面刻了字,并且把这些箭赐给了各位异姓诸侯,而且孔子明确表示,这东西现在就藏在陈国的太庙里。
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有点胡说八道的感觉,但陈惠公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去他家太庙里转了一圈,结果正如孔子所料,陈惠公果真找到了一支和他捡到的一模一样的箭,箭杆上赫然刻着周武王的大名。
陈惠公捧着五百年前的楛矢石弩,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了,神了,孔先生真的太神了。
孔子的博学不仅征服了陈惠公,也征服了四百年后的司马迁,太史公把这件事儿郑重其事地记录在了《史记》当中,与孔子一同名留青史得还有那只飞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原的鸟儿,以及那个名叫“肃慎”的古老民族。
我飞过大漠与戈壁,山川与湖泊,带着满身的伤痛与疲惫,不远万里来到你的面前,只为告诉你,在那遥远的北方,住着你的老朋友,一个名叫“肃慎”的古老民族。
故事讲到这,你可能会问,这个故事和清朝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别急,接着往下看。
我们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但很少有人知道“满族”这个词儿其实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使用的,清朝时期的满族其实应该叫做“满洲族”,满族人应该叫做“满洲人”。
宋朝到明朝这段期间,满洲族其实也不叫满洲族,应该叫“女真族”;女真族在隋唐时期其实也不叫女真族,应该叫“靺鞨族”……
如果我们按照这个顺序一直往前推的话,那么,满族人最原始的称呼就应该叫做“肃慎”,肃慎人是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满族人最早的祖先。
本着追本溯源的原则,我们的故事就从肃慎人开始讲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