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紧不慢,孜孜不倦》是一部日本纪录片,又名《人生果实》。讲述了退休建筑师修一和妻子英子的晚年生活。40多年前,受时政影响,修一爷爷在日本高知县,从一砖一瓦做起,和妻子一起搭建了自家的房子。夫妻俩是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在自家庭院种植了70种蔬菜,50种水果,锄地,摘果子,搭架子统统亲自完成。
(图片来自百度) (图片来自百度)我是在来日本之前的偶然机会中看了这部纪录片,当时对片子里反复出现的旁白:“不紧不慢,孜孜不倦”的生活态度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现在在外生活,时常想起片子中老爷爷鼓励妻子尝试自己思索问题的答案时说过的话:“不用急,慢慢做,总会做好的,做的过程中也许会有新的发现和启示。”
初来乍到的我,时常陷入“知识的恐慌”。迫切希望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迫切希望自己能用日语交流,迫切希望早日参透实验室的研究套路,迫切希望早点掌握实验技能。这种恐慌在一定范围内是积极的,它让你有保持学习的劲头,可坦白说,把握不好的话,就会“丧失思考能力,不加辨别的学习东西”,结果有可能是“身心疲惫”。这也是我很久没写文字汇报生活的原因。每天奔波在语言学习,专业学习,生存技能练习的单调生活中,似乎并不值得拿来分享。
情况的改观大概出现在新年的一周假期里。我没有去体验这里的新年,因为没有去体验的渴望。这件事说起来并不可怜,因为开心是建立在心之所向上的。如果你从内心都没有期盼,也就不觉得有损失或者遗憾。所以这一周我做了什么呢?我去买了保暖的衣物,采购了食物,也打扫了房间。其余清醒的时间大部分用来准备文章的撰写。写文章对于念书的人来说就好比工作任务对于上班族而言一样重要。用心准备,投入完成,期待它将来能成为可以放在求职履历上的加分项。这些天的坚持,让我对模糊不确定的概念信息有了些明确的把握。
我知道自己依然会和“知识的恐慌感”相伴,但是我在每天的努力中,一点点,一点点,感受到了进步的感觉,信念感的力量。当再拿起英文版的入学指南阅读,突然发现阅读的障碍感减少时;当一种语言说不清楚,用另一种语言磕磕巴巴补充解释时;当去超市买菜,知道买什么肯定没问题时;当一睁眼知道,今天需要一二三做什么时,我知道,之前度过的每一天都是算数的,那些自我感觉好的,不好的时刻也是算数的。
出来生存,我想我体会到了在家的时候,当我和老妈一起出门买东西,回家后我只想先休息一下,而她却连水都顾不上喝,抓紧洗手准备午饭或者晚饭,那种“不赶紧做是不行的”心情和执行力。也体会到了老爸一个人吭哧吭哧准备三个人的饭菜,完成了“洗菜,判断做菜顺序,备菜,炒菜”一些列步骤后只想先歇一下再开饭的心情。
我没有忘记漂洋过海来念书的初衷,为了完成过去念书期间未完成的目标,为了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中把英语学得精细一些。虽然经常和陌生感相伴,也会在得知“宿舍只能住半年,马上要找房子”的消息后难过的哭了下鼻子,但是,我开始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不要急,一点点做,总会完成的”。
在日本的街道行走,从不缺乏打扮时髦入流的男生女生,但是吸引我的,目前为止,有两点:一是骑着自行车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一是冬天里依然坚持短裙,漏脚踝的学生族。前者让我坚定生活应该是简单淳朴的,后者是冬天里活力的来源,让我觉得充满力量。
所以你看,生活总会让你看到希望和向往,所以,埋头生活,好好做事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