籝: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
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
灶:无用突者。
釜:用唇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箅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于甑中,又以榖木枝三亚者制之,散所蒸牙笋并叶,畏流其膏。
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为佳。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土中,遣无所摇动。
襜: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襜置承上,又以规置襜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把喝茶變成一種審美
籝:有人称为篮子,有人称为笼子,有人称为筥。是用竹篾编织而成的,通常可以盛放五升茶叶,还有盛放一斗、二斗、三斗的,是采茶人背在背上盛放茶叶的。[籝,音盈,《汉书》所说的“黄金满籝,不如一经”的“籝”。颜师古说:“籝,是竹编器具,可盛四升。”
灶:不使用烟囱的。
釜:要使用边缘向外翻,如同口唇形状的锅。
甑:有木制或陶制的。不要使用细腰形状的,缘口和锅接缝的地方要用泥封严。竹箅是篮子形状,两边的提耳用竹篾系牢。开始蒸茶时,把鲜茶叶放到箅上;等到蒸熟了,再从箅上拿出。锅中的水倘若干了,可从甑口加些水[甑,不要细腰的像系了腰带的那种,接缝处一定用泥封严],再把有三个枝桠的木棍削制成搅拌器[亚字是“桠”,就是树木的枝桠],把蒸好的茶芽、茶笋、茶叶抖匀松散放置,以免流失茶汁。为好。
规:又叫作模,或者叫作棬。用铁制造而成,有圆形、方形、花形三种。
承:又叫作台,或者叫作砧。用石头制造而成,可以用槐木、桑木深埋一半在地下,为了在拍茶饼时不至于摇晃。
襜:又叫作衣。用油布或雨衫、单衣剪成一片就制成了。把襜布铺在砧板上,再把模放到襜布上,然后拍打即可制成茶饼。茶饼拍成后,取出茶饼和襜布,再拍打时另外换一块。
茶經讀到第3課,發現茶之一道確實不簡單。
又有人說,如今將《陸羽茶經》研究得最明白最精細也最完整的倒是日本人。
感覺不是很好,不過回頭想想,也好!
那些細致白牙的事兒讓島國之民去做好啦,我們只管把自家經典吃透,然後以之為基礎,做更高妙的發揮。如果島民又覺得好,再次學了去,嗯?!想想,是不是也很有趣?
所以,此間讀書,誦讀記憶是為基礎,真正的意義在於,吸精華去糟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