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活在南坡下之十五

活在南坡下之十五

作者: 货车司机牛二哥 | 来源:发表于2021-02-25 06:49 被阅读0次

(16)二零九微波通讯站

沿着村路向东走,过了东坑就到了南山前,下一个小坡,右边有一条羊肠小道兀现在面前。

这一条路与村上任何一条路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土黄色的路面,夹杂着一些拉浆石,时窄时宽,时高时低,时而成了刀劈般的斜面,时而又一凹一鼓。

可是就是这样一条极其寻常的路,风在上面刮过,雨在上面打过,雪在上面压过,还有无数的人从它的身上踩过,时间经历了几十年,几百年,或许更远?

这个答案啊,只有路自己才知道,可是它却一直沉默不语!岁月匆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古,就像古槐的叶子,绿了一茬又一茬,就像古槐的根,盘根错节深扎于地里,心却永恒不变。

沿着这条路,可以一直走到二零九。

二零九曾经是一个禁区,是国防通信保障的一部分,现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微波站建于山顶之上,从村子里远远的就能看见,在那个点着煤油灯的年代,这条路上就已经立着木头的电线杆子,油着黑漆,几十米一根,一直通到山顶。

顺着小路上山,走上二三十米,就会跨过一条水渠,

渠道早已经废弃,渠身上的石块被搬蝎子的人用撬杠破坏,滚的哪里都是,唉,这些七八十年代耗尽无数人力物力修建的取水抗旱工程,蜿蜒绵亘三四十公里,谁知道会以如此凄凉的结局终场!

小路的右侧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梯田在山谷里,两山夹一谷,原来的土地还是很肥沃的,不过由于耕种不方便,大集体解散后就再无人来收拾,随便种了些核桃树。

一个人在大山里面孤独的行走,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喘气声,以及布鞋和石子摩擦时的谈话声。山是忠实的听众,也是寂寞与孤独的始作俑者。它让石头以自身的喜好陈列着,摆出千姿百态的poss,接受风的摩拜,雨的洗礼;它纵容灌木和荆棘自由的生长,绿色与灰黄是它诞生以来仅有的两件衣裳。

走的累了,想坐下休息时,可以看见小路的左侧有几块巨石,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石洞,

每次路过这里,我都要钻进去,双腿盘拢,像高僧一样打坐。我不知道这样做的目的,只是觉得如此行事后,浑身的血液运行的更舒畅,眼光更敏锐,思绪更清晰,才会感到真正的放松惬意,或许几年、几十年佛缘到来之后自己真的会削发为僧,每日盘坐在蒲团之上,与木鱼清灯为伴。

转过一道之字形的弯,直直的走上几十米就到了二零九的门口,斑驳的院墙及锈迹斑斑的铁门默然伫立,还在行使守护的职责。

这里的防护一直严格,如同一个戒备森严的堡垒,打着花刺的铁丝网把这个如同半个村子大小的基地牢牢围住,人和牲畜望而生畏,根本不敢踏足,一根长长的避雷针矗立在山顶,那是它与天空交流的一种方式。

二零九基地所处的山顶,是这道山脉最为平坦的地方,面积很大,在这方圆几十公里之内,是唯一一个可以修建大型建筑的地方,东南方向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大路,汽车勉强可以开上来。

东北端有一个水塔,远远望去,像是战争时期遍布怀川大地的炮楼,其实那是一座蓄水塔,从水塔中延伸下山的钢管特别长,一直通到东小庄的大坑里面,中间还有一座高压水泵的提灌站,当然,大坑里的水源来自几十公里之外,渠道输送的纸坊沟水库。那个半山腰上的提灌站,我和迷糊、二狗他们去过很多回,在混凝土池子里捉过螃蟹。

我的姑父是孟泉村的,孟泉在南坡的东边,两个村庄紧挨着。姑父中等个子,大脸,一年四季穿着一身深绿色的工作服,背着一个绿色的挎包,人特别好,他爱说爱笑,轮休时经常去我们家坐坐。他在二零九上班,有时候我们去山上玩,他会领着我们来到院子北边的宿舍楼,喝上一杯糖水,可是无论我怎么哀求,就是不带我去地下室瞧瞧。

与宿舍区相对的山头是地下室,那里是二零九基地的核心区域,与北边的宿舍区之间还有一道铁丝网拦着,中间是个铁门,戒备森严,我们虽然极其向往却从来没有机会进去过,只能远远的观看,那里有好几个巨大的、白盘子一样的接收器对着湛蓝色的天际。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这里可以联络到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它的位置真的是举足轻重的。

二零九是太行山脉最后一道屏障,天气晴朗时,站在山顶,向南眺望,能够看见犹如玉带一样的黄河,星罗棋布的村庄,喷吐浓烟的烟囱;转身北往,则是连绵起伏、层层叠叠的太行山脉,好像跌沓起伏的人生,以及遥远的未来。

相关文章

  • 活在南坡下之十五

    (16)二零九微波通讯站 沿着村路向东走,过了东坑就到了南山前,下一个小坡,右边有一条羊肠小道兀现在面前。 这一条...

  • 活在南坡下之八

    (八)看戏 午饭后,大伙儿坐在祠堂前的石阶上聊天,祠堂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屋顶上各种颜色的琉璃瓦,院里当中为青石铺就...

  • 活在南坡下之十

    11 东舀浆 “妈妈,我长成大人了吗?” 抚摸着书包上的红五星,我开心的问。 “快了,快了,你看俺孩儿都上学了。”...

  • 活在南坡下之五

    (五)耕种 父亲的文化水平高,毛笔字造诣颇深,会写散文和诗歌,种地也是一把好手! 收过秋天的庄稼,就得种冬天的麦子...

  • 活在南坡下之七

    七(扑老眼儿) 麦子入仓以后,人就闲了下来。 村里的狗和村里的人一样,闲的像一块块石头,镶嵌在村里村外任何一个角落...

  • 活在南坡下之十一

    12.“坑”的传说 坑读作:kēng,由“亢”和“土”构成,本义是沟壑或地面凹陷处,引申表示坑害、地洞、陷阱、洼下...

  • 活在南坡下之九

    (九)村子的气息 都市有都市的气息,乡村有乡村的气息,每个村子都有不同的气息,当然,南坡也有南坡的气息。 “哞,哞...

  • 活在南坡下之四

    4 为风正名 上小学时,早上睡懒觉经常迟到,次数多了,老师让喊家长,妈妈去了几次学校,有些心烦,就让爸爸买了个钟表...

  • 活在南坡下之六

    (六)打场 播种之后,秋天倏地远去,飞逝的无影无踪,仿佛要去寻找它丢失在夕阳下的影子。 冬天也说不上残酷,但是总以...

  • 活在南坡下之十四

    (15)蓄水塔 那一天,我躺在白草疙瘩的蓄水塔上,做了一个梦。 蓄水塔是南坡煤矿送给大地的礼物,我扒着预制进塔身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在南坡下之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ls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