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更新简书是在十天前。
至于为什么我会很少输出,一方面是为了准备上周的计算机考试,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觉得自己的读书少,输入少,怎么有输出?
而在停更了十天以后的我才意识到,这些都不是理由。
这十天里,我在微信读书里下载了好多书,并且把它们分好类,准备利用一切零碎时间看,准备把空荡荡的脑袋喂饱。然而,这只是准备罢了。我只看了《皮囊》的前几章而已。

不知道为什么我开始越来越焦虑,上课精力不集中,下课不知道干什么好,明明有一堆作业和网课在等着我,我却总是提不起劲来。我好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
直到今天的近现代史课,我才发现,原来只有我在停滞不前。
历史老师早在几周前就告诉我们要准备一个关于辛亥革命的ppt,可以围绕着孙中山或者袁世凯来展开。上去讲ppt的一个女生和我一样是围绕袁世凯的准备的,而在听了她的讲解之后,我瞬间觉得自己在她面前兼职就是渣渣。当我还在因为自己做的ppt中用了好的界面,甚至在做之前看了网上讲的如何设计自己的ppt使之看起来更加高大上的“前瞻性”沾沾自喜的时候,人家直接在下面翻看了关于袁世凯的论文,并在最后附上参考资料,而且那些资料是我从未听说的。
那么,我的问题在哪?
在于我的不淡定。我知道“慢慢来比较快”的鸡汤,但当未来有许多事情要自己去处理的情况下,我会被打回原形,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抱怨事情的繁杂,担心自己这个做不好那个做不好,甚至经常做这件事想着另一件事。甚至连简书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也没有耐心仔细看一遍。
关于耐心,关于专注,我做的很差,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静下来,慢下来,找准自己的节奏,学会独处!独处!独处!
这几段文字献给想要从迷茫焦虑中走出来的自己。
慢慢来,比较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