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马桶上顿悟了起床的重要性,但似乎顿悟得不够全面。这不,为了保证思考的全面性,今天就有了《马桶上的顿悟》续集。
执行早起计划以来,每天晚上我都准点上床,还为此暗暗夸自己自律。自律是有了,时间也是算好的,可老是觉得睡不够。
是我低估了自己需要的最短睡眠时长还是我数学太差没算对睡觉时间?
都不是!是我犯了2个错误:
1、 混淆概念:睡觉 = 睡着
我们可以把从躺在床上到第二天醒来称做一个睡眠周期,这周期实际上包含了入睡和熟睡2个阶段。我们通常说的睡觉时间大部分指的是躺到床上的时间,这个点我们才刚开始进入入睡阶段。
然而,真正让我们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的是熟睡阶段,所以最低睡眠时长指的应该是熟睡阶段时长,如果这个时长达不到最低要求,想要睡饱就只能延迟起床时间了。
睡觉是一个过程,而睡着只是一种状态,睡觉时间≠睡着时间!
2、 忽略入睡时间
人的大脑不是头顶上的灯,开关一摁就灭。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我们快速入睡,但方法起作用的时间长短需因人而异。
像我这种躺床上没有半小时睡不着的入睡困难户,计算睡觉(上床)时间时竟忽略了入睡阶段。每天得意洋洋地以为做到了10点准时睡觉,却没想到入睡阶段占用了熟睡时间。所以,实际上我大概只睡了6.5小时。
看来从今天起不能再掐着点睡了,得早点上床,能有多早就多早,鬼晓得我要30分钟还是40分钟才能睡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