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970575/e8a50c634e597ec9.jpg)
对错,只由立场判定。
立场取决于需求,被规则约束,或与好坏无关。不讲究的事总有一个貌似合情合理的解释。
高尚和卑鄙有时也只是由评判者是谁而决定。
像许多理论上不应该出现的事在现实里却总是司空见惯一样,车队普遍存在的带私货现象可以说也是众人皆知的秘密。
虽然制度上不允许,但由于技术上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执行层面也因为种种不可言说的原因而导致事实上缺乏彻底杜绝的动力和决心。屡禁不止自然就成了注定的结果。
根据领导安排,我们说好到广州后我先下车去何济公弄原料,他则继续走,去揭阳卸货,然后回来在何济公碰头,装货返程。
知道要从广州带公家的货,小伟自然不太高兴。
出发后最初那段路,看到小伟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我也有些打不起精神。加之我和他事实上当时还比较陌生,因此都没什么可以说的话题,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每有交流。
我似乎是知道他为什么闷闷不乐的。只是,以我的立场,心想大家同在一个单位上班,应该是平等的,平常都比我收入多了这么多,不该一次不如意就觉得委屈。因此最开始我是有一些看法的,说不上是是不好的看法,但内心是有一种怨,或许是那种自己没机会赚到这种钱的怨。
可是,长时间沉默十分难受的。
我忘了是谁先开的口,终于我们还是聊了起来。他说到了开长途货车的各种艰辛,孤独,疲惫,恐惧,紧张。为了路上节约时间,日夜颠倒。
当然,也有十分快乐的时候,比如,顺路带货赚钱,又比如,在某个标志性的地点(如乌江某地)睡一个舒服的觉,享受人生(我至今坚持认为,这一项小伟没做过,不只是当时对他的个性的初步观察,更是长期以来对他的了解)。
我开始渐渐理解他的不高兴了。
路上的艰辛确实超出了想象,这是我亲自感受到了的。而他跑一趟下来能得到的出差补贴却很少(二十一块包含吃住行的一天的报销限额也常常让我禁不住要发几句牢骚,因此小伟的抱怨我是感同身受的)。之所以想方设法带点私货,其实算得上是一种反制,对他们认为的不公平的报复。
所有厂里管事的领导其实都知道驾驶员冒着路途危险孤身一人一去就是几天,那一点点补助确实太低。但又没有人有能力或有勇气冒着可能触一发而动全身的风险去改变现状。因此就只有睁只眼闭只眼,让驾驶员的反制悄悄在眼皮底下进行。
口子出现了,撕大只是时间问题。不能说成失控,但无法杜绝却已是事实。
因为换位思考,领导甚至有时连要求双程任务都不那么自信,不那么好开口了。
“唉,是应该比大家收入多才对,谁愿意经受这慢慢孤旅的煎熬?”随着时间推移,副驾驶上的我心理已然是有这样的看法了。
早安,十二月二十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