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于青少年情绪障碍,我为什么极少用药!

对于青少年情绪障碍,我为什么极少用药!

作者: 402e05b0c0d6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14:29 被阅读0次

         随着天气转暖,近来有情绪障碍乃至精神障碍的病人逐渐多了起来,其中不乏大量的青少年。作为一名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这10年来,对于青少年群体的情绪障碍格外的关注。在青少年面前,有时候自己都分不清到底是精神科大夫,还是一名心理专业的人士,之所以重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大概是因为自己在青少年时代也出现过类似的困扰吧。

           言归正传,对于青少年情绪障碍我一直秉承的是少进行药物干预的思路,当然父母亲的理解和配合是离不开的。

           比如昨天同学介绍的一个孩子,由于疫情自己吃住在单位,不许外出以及会见外人,所以自己并未见到孩子,只是同学简单介绍了一下孩子的家庭、诊疗及用药情况。了解得知那是一个15岁的初三的学生,双胞胎,而另一个孩子却没有任何问题。最近因为情绪低落,不上学,压力大等症状被诊断为抑郁发作,并给予了4种药物。面对学业困难,面对可能的留级,面对当前的困境,面对诊断和药物,孩子觉得一切都无法应对,告诉母亲自己“不想活了”,而孩子的妈妈也因为这句话几近崩溃。经不住同学的再三要求,当晚给孩子的家人拨出了电话。简单的寒暄之后,遂开门见山告诉他们,大概情况我已知晓,基于当前我能掌握的有限信息,先告诉你们我对这件事儿的判断理解,和通常我的处理原则,具体如何处理等疫情结束后再讨论。

        第一,这个时候,父母特别是母亲,会有混杂着很多方面情绪的复杂情绪,比如说有羞愧,愧疚,后悔,无能,挫败,甚至还有“丢人”等等。这些呢,作为大夫都能理解,但是请你记住:

       1,你已经在自己的认知和能力范围,以及条件之下给予了孩子最好的照顾;

       2,你有两个同样吃你的饭,听你说话,受你照顾的孩子,一个很好,另一个出问题,那就说明你的教养方式很大程度上是没有问题的。那现在的问题与这个孩子本身的先天特质,成长阶段,发育规律是有关系的。

      3,据相关统计以及我自己在学校做科研的调查发现,现在的孩子有情绪问题,特别是抑郁的超过40%,也就是说这是这一代孩子当中普遍的现象,只是有的表现重一些,有的表现轻一点,本质上没有区别;

      4,虽然孩子会同你大吵大闹,但是他们看到自己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困扰时,自己会同样陷入愧疚、自责中不能自拔。

       所以基于以上这4点,先请你将自己从这些复杂的负面情绪当中释放出来,起码先部分缓解一下,因为理性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第二,青少年因为大脑发育的不成熟,特别是额叶发育不成熟,所以他们很难进行抽象的理性思考,他们更多受到杏仁核这一古老结构的支配,生活在情绪化当中。同时呢,由于额叶和顶叶发育不成熟,他们对认知、对语言内在的含义理解不到位,更多的限于对语言表面意思,音调变化等的感知上面。这些导致他们更多的从负面的角度去捕捉和考虑信息,基于这些大脑发育的特点,导致了孩子特别的敏感和情绪化。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呢,还有的就是孩子的先天特质,也就是说,有些孩子先天就比较敏感,有些孩子们先天就是那种大大咧咧的孩子。

    第三,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构建自我认知的关键阶段,而自我认知很大部分是通过外界来实现的。现在这个孩子的自我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学习跟不上,面临留级,这令孩子的脸面置于何处?去精神病院就诊,被同学知道怎么办?等等这一切令到孩子自觉无法应对,挤压之下,在孩子看来,也许“轻生”是一种选择。但这一点并非是判断孩子问题严重程度的唯一核心指标,现在很多精神科的诊断,依据的是“镜像”原则,也就是说,你来就诊的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但是精神科是要看过程的,需要把问题放到过程中去理解和把握,某一刻的暴风骤雨,并不能说明问题严重;而表面的平静之下,也许正酝酿着严重的后果,所以先请你基于遗传,以及过去的情况,作为一个理性的评估。有些时候问题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第四 ,关于药物,对于儿童青少年用药,无论是多动、抽动还是情绪问题,我一向是慎之又慎,原因就在于三点:

    1、孩子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发育不成熟。发展中的事物往往是不稳定的,这个阶段的大脑中5-羟色胺分泌是不稳定的,而5-羟色胺影响着认知、情绪、记忆等多个方面。这种神经递质的不稳定,是孩子当前发展的正常规律,而现在的很多的抗抑郁的药物,大多都是针对5-羟色胺这种递质来设计的,那么人为的干扰了他正常的发展过程,长期来讲,对孩子的大脑的发育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并不清楚。

    2、孩子每一次吃药,都对自己是一种暗示“我有病”,长期的这种潜移默化,给孩子会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心理暗示,那这种心理负担和心理暗示,是否会影响到孩子人格发展,这也是我考虑的问题。

    3、情绪问题、行为问题,本质是大脑学习的结果,而大脑遵循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就是条件反射。所有的学习对大脑而言,不过就是大脑内部神经元突触间的链接,这种链接构建起一切认知行为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从感知到外部刺激到做出相应的一系列反应,这种反应在大脑就是系列电信号在大脑神经元间的传递。一旦信息的链条被建立,并不能通过药物来打断,只能通过构建新的路径来代替那条“坏”的信息链条,最终通过大脑“用进废退”的自我剪切机制,将那些不再使用的神经元突触链结剪切掉。这一过程,需要孩子的配合和发挥自身的努力,因为战胜困难和调整原本就是孩子需要去学习的部分。药物有时会变成孩子自我努力的障碍和借口,长期不利于孩子人格塑造和品质的培养。

       总之,由于青少年其大脑发育、成长规律的特点,以及所处环境等等情况,对于青少年的药物干预,我一向慎之又慎,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采取一些更少干预其正常成长过程的方式。人本身就是复杂的,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变化阶段的青少年更具复杂性。在这种复杂的状况之下,任何一种干预的选择都必须以系统性、全局性的思考来检验。有些干预方式也许对当下那一刻而言是有效的,但是从更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那一刻的“有效”干预可能恰恰是未来问题的根源所在。作为一名医生,面对青少年群体一直以来都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从脑科学,生物学,哲学,教育学、药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系统思考理论等多种跨学科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为青少年带来更适合的帮助”,以符合其生长发育规律的、更少的干预,去实现最大化的最优的结果。

      最后,作为一名父亲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平安度过青少年这一“神性与魔性共存”的人生阶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于青少年情绪障碍,我为什么极少用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vx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