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资讯
B站“不靠谱”翻译大赛:为何人工翻译无法被取代
网友们把一些影视剧、动漫或者其他著名场面中的台词用谷歌翻译重新加工。
最终,在翻译了20遍之后,原本一点点的翻译瑕疵,在不同语言的译介中错上加错,变成了“丧心病狂”的不知所云。
《出师表》中“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被机器一翻译变得不知所云。这类颇为搞笑的视频最早是由B站的网友做出来的,而“风评被害者”则是谷歌翻译。再列几个点击量比较高的名场面翻译。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歇后语:
连我们语文课本里的文言文也没有逃脱网友的魔爪。比如《桃花源记》:
能把“咸”翻译成“西安”,看来谷歌翻译还是有文史基础的。
再比如《岳阳楼记》被翻译成了这样:
朋友们,你能看出这三句的原文是什么吗?
当然,以上纯属网友们寻开心的恶搞。但它也的确体现了翻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进入其他文化的隧道——但由于其陌生性,很多时候语言也成为隧道里的黑夜,阻碍了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为此,我们需要翻译,不仅是那种商务性与实用性的,还有潜心对文化作品进行翻译的译者,借助优秀译者的工作,一个人可以在不掌握另外一门语言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接触异国文化。
但有些时候,那些不理想的翻译带来的结果也是灾难性的。不可见的灾难性翻译多发生在学术译介中,有时候,一个哲学术语的用词不当,便可能导致读者在理解上出现偏差,或者,一首诗歌会在翻译中丧失所有魅力,仅是变成几行排列有序的、干巴巴的句子。这两种翻译灾难由于含有“不可译”的因素,几乎无法避免。比如,我们究竟要找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才能精确表达出萨特所言的“自欺”呢?类似的翻译问题只能通过阅读原文来解决。但还有另一类翻译灾难则纯属技术性灾难——因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几乎只是做了辞典的工作,导致翻译出来的东西既无语感,又没有语境。
我们都期待着有一天,能有最理性的人工智能翻译软件帮助我们解决语言的障碍,从而做到无碍的全球化交流。不过机器翻译究竟能做到什么地步,永远是让人质疑的。起码就今天的技术水平来看,机翻几乎是最不靠谱的选项。
除了单词和语法,我们如何理解某句话在字面意义背后的情景?机器翻译有可能达到理解文化背景的程度吗?如何为一个词在另一种语言中寻找最恰当的对应表述——如果没有的话,译者是否可以发挥创造,以打破原句为代价去传达语意?
春分习俗知多少?流行“竖蛋”游戏 校对度量衡器具
昨日是春分。在春分时,民间有“竖蛋”、送春牛图等习俗,农耕的大幕也进一步拉开。农时贵如金,农忙时节,各地抢抓时令,科学开展春耕、春管、备耕,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俗语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人们辛勤劳作,保障夏粮丰收。
春分时,有一个游戏很是知名,那就是“竖蛋”。游戏方法简单有趣:取一枚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想办法把它在桌子上竖起来,多加尝试,成功者也有不少。
资料图:图为小朋友正在手绘彩蛋。孟德龙 摄对上述游戏的原理,有一种说法称:春分昼夜等长,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此外,鸡蛋的表面其实高低不平,有许多突起的“小山”,找准平衡点,鸡蛋就能竖起来了。
过去,在春分还有挨家送春牛图的:它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唤作“春牛图”。
送图者大多是一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即兴发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此举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此外,春分还有多种习俗。民俗专家萧放对记者表示,春分习俗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当天昼夜平分,古人还会在这天校对度量衡器具,以取公平之意。
申明:早报内容来源新京报、中国新闻报,由简书作者入世文斋整理编辑此鸣谢以上单位。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处仅作分享学习使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简书作者做删除处理。如需引用早报内容,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