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愿意相信胡适还是司马迁

你愿意相信胡适还是司马迁

作者: 有孚在道 | 来源:发表于2020-02-19 10:21 被阅读0次

    前段时日,网上有则热门事件,中科大的孙卫东教授,发布自己多年研究成果说:夏朝不在中国,而是在古埃及。理由是殷墟青铜器的放射性与埃及的非常相似,却和中国矿石差别很大。

    中国的夏朝与古埃及的存在时间很接近,以前是外国人不承认它的存在,现在则是,我们自己的专家站出来说,华夏文明起源于古埃及。

    研究结果一经宣布,公众一片哗然,网上两派吵得不可开交……很想问问身边人:这件事你怎么看?孙教授的观点你是支持、反对?还是无所谓?

    这是一道思考题,文化人绕不过去。


    其实近代以来,我们就有两个思想流派:疑古派与信古派。

    1918年10月,北大“中国哲学史”课堂上,来了一位新老师,日后的新文化运动主将胡适,时年26岁,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任教。

    别的老师讲这门课,由伏羲讲起,经黄帝、神农、尧、舜、禹……讲一年才讲到商朝的《洪范》。胡适的讲义,劈头第一章即周宣王,也就是西周末年,夏、商和之前的历史文化则统统抛掉不要,因为中国史确切纪年自公元前841年才有,所以之前的历史都不可靠。

    1923年,胡适的学生兼同事顾颉刚,依据其看戏的体验,以戏剧故事的变迁,正式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论点。尖锐指出“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例如周代的人只谈论过禹,孔子至多提及尧、舜,到战国开始说黄帝、神农,到汉代才出现盘古。也就是说,中国历代知识分子视为道统所在的“三皇五帝”“尧舜禹夏商周”,不过是后世一点一点向前编出来的传说故事罢了。


    向来有种说法认为,中国人不需宗教信仰,因为他们信祖宗、信历史,他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他可以用历史文化信仰代替宗教信仰,对自身历史文化的信念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所在。

    “疑古”运动无异于给中国人的历史信念来了个釜底抽薪。所以鲁迅一针见血指出顾颉刚是“有破坏而无建设”,目的只是将古史辩的没有。

    胡适、顾颉刚的观点一出,中国所谓五千年的文明即被截去了一半,只剩下两千多年,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顿时大打折扣。


    好在地不爱宝,每每到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出现危机,总会有新发现支撑国人信心。安阳殷墟甲骨文研究发现,甲文中的商王世系与司马迁《史记》记载无异,如此,商史成为确证,我们的历史又可以上推一千年。

    于是,疑古派又不承认夏的存在,就像中科大孙卫东教授,更是直接将古埃及人认作祖宗。一个人背祖弃宗,我们还能指望他做什么呢?

    夏朝存在的证据也有,学者徐旭升,在自己的书房里梳理历代文献,琢磨出夏墟位置:一在豫西(河南中部的洛阳平原及其附近,尤其是颍水谷的上游登封、禹县地带)二是晋南(山西西南部汾水下游,大约自霍山以南一带)。然后按图索骥找到了二里头遗址。

    可惜,徐旭升终其一生都认为,自己发现的二里头遗址,最大可能是商汤的都城——西亳,毕竟历史文献中早期商城位于偃师,而二里头与偃师仅仅9公里的距离。

    直到1983年的3月,偃师商城遗址被发现,这座新遗址,位置一点不差地正好位于偃师,文化类型正好晚于二里头文化,但又早于商代中期……大家恍然意识到:好像这才是真正的汤都“西亳”!那二里头遗址自然应该是夏末桀都“斟寻”了。


    1996年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果,夏朝纪年推定为约公元前2070年到约公元前1600年。二里头文化距今3700年左右。

    在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者一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双轮车辙、最早的中轴线布局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官营手工业区,最早的绿松石作坊……

    2002年,二里头遗址发现一件大型绿松石龙形器,由2000余片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大小仅有2~9毫米,厚仅1毫米左右。技艺之高、制作之精令人惊叹,龙族图腾,一脉相承。

    似乎夏王朝的发现已经证实。


    然而不幸的是,二里头遗址现任考古队长徐宏,却是一个疑古派,自然也是证实夏王朝存在的搅局者。

    他认为,没有文字证据出现,再大的可能都只是假说。

    如同你的身份证丢了,纵然很多人能证明你是你,但找不到身份证,你就不是自己了。

    一旦倾向于“疑”,自然认为“还不能算找到,无法定论”。


    换个角度思考,一旦倾向于“信”,当然是“已经找到了”。

    北京大学考古博学院教授孙庆伟,写了本书叫《鼏宅禹迹》,书名取自秦公簋铭文。倘若你对夏朝有兴趣,很值得读读。

    面对疑古派的蛮不讲理,孙教授说,谁主张,谁举证。

    既然你主张没有夏代,那你至少把西周以来,无论是出土文献还是传世文献的那些关于夏代的记载,一一都驳倒。

    你说没有,为什么《诗经》里说有?为什么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有?为什么司马迁说有?

    如果没有反驳的证据,只是凭想象,或者只是凭某一种理论模式,就说夏代是周人建构出来的,那我为什么不信司马迁要信你呢?

    如果我们没有任何的历史意识,挖到陶寺遗址的时候,怎么会联想到尧,挖到二里头遗址的时候,怎么会联想到夏呢?陶寺的彩绘龙盘和二里头的铜鼎怎会有其历史内涵。


    疑古与信古的选择间,我们必须搞清楚一点:考古学理论发达的地区基本都是文献史学薄弱的地区,文献最贫乏的北美则成为世界考古学理论的中心。有心计的人从不与你比较你有的东西,总拿你没有的东西说话,这就叫做话语权。


    至此,问题可以简化到——你愿意相信司马迁还是相信胡适?

    相信胡适与顾颉刚,疑古派的理论听起来也很高妙,他要你不自外于世界,要你在全球文明史的框架下去审视文化。连自己都丢了,谈什么框架?

    不相信司马迁的人,不妨先了解一下他是个怎样的人。司马迁自己说写《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们常说:“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如果我们看看司马迁的经历、个人诉求、人生梦想,就会对他著史有“了解之同情”。

    了解司马迁,有两本书建议读读,李长之先生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和姚大力的《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相信读后一定会对司马迁和《史记》有新的理解。

    说这么多,其实还是希望你能相信我们的历史,做回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

    前贤说:“文无定法,文成法定。”


    你一定要疑古也行,不过要提醒同学们,先读完《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和《秦本纪》再来“疑古”也不迟——“疑古”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应该是具体的学术实践。

    以前朱熹就说,要“熟读”之后才能“自然有疑”,“若先去寻个疑,便不得”。

    不读书,上来就疑,那不是疑,那是无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愿意相信胡适还是司马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wo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