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玉门市团结学校 郑小琴
今日,读了一位教师写的发生在自己女儿身上的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傍晚,爸爸带两岁半的女儿散步,路上,女儿说了一句令爸爸十分震惊的话:“爸爸,我想当个小偷”。听了女儿这句话,爸爸很愤怒,也很气恼,但还是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俯下身子,轻声问:“你为什么要当小偷呢”?女儿用稚嫩的童音说:“我想把大灰狼偷走,这样,小朋友就可以放心地在院子里玩了。”听了女儿的话,爸爸恍然大悟。
20天读写挑战 为自己加油 2017.8.18
如果这位爸爸没有听女儿的解释,直接给女儿下个结论,结果又会怎样呢?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当教师的爸爸,也就是这位很有智慧的老师。他用自己的耐心和宽容听完了孩子的回答,化解了心中的疑问。
20天读写挑战 为自己加油 2017.8.18
细想这则故事,给我们每位教师又留下了什么思考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耐心是我们工作的本职,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把它抛到了一旁,课堂上,不等学生回答完,就妄下结论,不等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打断了学生的发言,不等学生思考,就急于正确的答案出现。为了追求更为完美的课堂,为了追求课堂的形式和效果,老师们没有耐心期待学生更多的回答,按部就班的让学生钻进自己事先预设好的环节里,一环接着一环,一堂课就这样安静而又平静中结束了。看似是一堂很不错的课,细细想来,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了吗?教师是否起到引领作用?课堂的自然生成是否落实到位?每个孩子在这节课中又学到了什么,收获到了什么?这一连串的疑问,是否能激起我们对自身课堂的思考?寻根求源,问题还出在教师的身上。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走进学生,没有走进他们的内心时间,没有和孩子们在一起交流,更没有耐心地听完孩子们的发言,如果我们能蹲下身子,聆听孩子们的肺腑之言,能够听听他们的心声,不急不躁,慢下一些结论,或许,我们的课堂会更多一些生成,会更多一些争辩,会更多一些灵动的东西,也会有不同的结局;如果我们能耐心地等一等,哪怕是一秒,给学生说完的权利,静静地听孩子把话说完,或许会少一些误会,多一份理解;或许会少一些歧视,多一些鼓励,或许会少一些伤害,多一份自信。 教育的路上,让我们多一份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份宽容,少一点抱怨;多一份鼓励,少一点批评,那么,我们的课堂又将会是一个怎样的课堂呢?
20天读写挑战 为自己加油 2017.8.18
小故事里蕴含着大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