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有相当一部分人的阅读习惯是这样的:一篇文章看过一遍后就放在一边,且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再有机会翻出来看。我们常认为读过一遍的书其实这本书就已经是被学习过了的,就已经是读懂了的书,换言之就是一本再读也不会有什么知识增量的书。于是我们的潜意识里也认为,再翻读一遍自己读过的书,其实很有可能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感:然而,也许是因为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过间隔一段时间后,再阅读同一篇文章被"刷新三观"的经历,抑或是曾经间隔一段时间再阅读过的文章并不是充满干货的好文章,因而再阅读也没有什么收获。也许正因为如此,这种针对同一知识点进行长期深入思考的好方法就这么被错过了。于是,大家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另一种习惯:文章只吸收理解一次,过后不管。
实际上,一定阶段的人只能理解一定阶段的知识,正如小学时候只学了加减法,那么就很难理解乘除法;也正如学生时代的小孩无法理解职场生活的无奈。因此自己在不同的阶段内反复阅读同一篇文章,这事就好像每次再翻看,都在用孔径越来越小的过滤网,过滤书中的知识。刚开始看的时候,自己只能理解一些皮毛,大部分文章的精华都毫无阻碍地穿过了过滤网。再过一段时间看的时候,更头脑更充实的自己,又能理解更多的东西,过滤网也变得更严实致密。直到文章谈到的所有概念自己都已经完全理解,这才能算完全掌握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思:每篇干货只看一遍,就好比食物放进嘴里,嚼了几口尝了尝味道就又吐了出来,错过了精华。虽然文章是同一篇文章,但自己已经不是当时的自己了。有了更多铺垫之后,已经有能力可以理解更多的东西。同样的,不只是文章值得反复阅读,自己的错误也可以反复思考,总结成经验。道理也是同样的道理:错误还是同一个,但自己已经不是那个自己了。
行:应该特别留意那些干货十足的文章,将他们保存在同一个地方,每隔一段时间当自己对文章又没有什么印象的时候,就再翻出来认真阅读思考一遍。
而对于内容成体系的书籍,则无需间隔一段时间,可以看完一遍就再接着看一遍:因为内容成体系的书籍其实就是在不断深入讲解同一类相互联系的知识点,知识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