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唯愿你,无灾无难到公卿

唯愿你,无灾无难到公卿

作者: 白鸟爱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19:41 被阅读0次

1950年6月1日,新中国的小接班人们迎来了第一个儿童节。这个节日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那一年11月,由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决定的。为了筹备这个节日,毛主席挥笔题词:“庆祝儿童节”。

那么中国古代时期有没有儿童节呢?那时候的孩子们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我们来看一看。

中国古代是没有特定的儿童节的,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偏重于儿童的节日。这些偏重于儿童的特殊节日,这些特殊的节日,也不只是一两个。

春天的儿童节——上巳节

上巳节起源于黄帝的诞辰的祭祀活动,在汉代之前,人们都是在农历三月的巳日庆祝上巳节。在魏晋时期,上巳节改为农历三月三日。在《论语·先进》中,曾有这样的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正是对上巳节的描写,孩子们通常是用春游的方式来庆祝春天的儿童节。在上巳节这天,孩子们会玩得尽兴,捉蝴蝶、放风筝、踏青、玩水……除此之外,根据《周礼》的记载,上巳节还有“祓禊”的风俗。也就是说,在这一天,大人还要带着孩子沐浴焚香,祈求孩子平安顺利成长。

夏天的儿童节——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被认为是纪念屈原或伍子胥的节日,而端午节能够成为中国古代的儿童节,是因为这是一个需要祈祷孩子平安的日子。由于传统上认为,五月初五这一天,太阳是最“当中”的日子,也就是说太阳直勾勾地站在人们的头顶上。这就意味着,这一天不是什么好日子,是“恶日”。加上五毒出洞,又有除五毒一说。当不吉祥的事情到来的时候,人们下意识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们。因此,端午节除了传统习俗赛龙舟、吃粽子和采艾蒿以外,还要在儿童身上下功夫。

端午节的一大早,大人们会在儿童的手腕上系上五彩绳,挂上香袋来驱散五毒的侵扰。同时,把艾蒿挂在房子的前后屋檐上,驱散五毒、瘟疫和疾病,祈祷孩子平安健康地成长。然后,孩子们带着五彩绳和香袋,到河边郊外玩耍,赏龙舟、放纸船、斗草、抽陀螺、看皮影戏……总之,无比欢乐。

这些古代的风俗,一直保留至今。汪曾祺先生曾经在《端午节的鸭蛋》一文中,回忆当年家乡过端午节的情景,有系百索子、吃十二红、做香角子、贴五毒、放黄烟子等等,热闹极了。

秋天的儿童节——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虽然是以合家团聚为主题的节日,但也是中国古代的儿童节。对于儿童来说,除了有女孩子专属的拜月求美貌的活动外,孩子们还喜欢另外一种游戏——玩兔儿爷。兔儿爷兴起于明代,明人纪坤曾在《花王阁剩稿》中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渐渐转化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样式也多了起来。有的戴盔甲,有的背上插着纸旗或纸伞。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巴有活动关节的兔儿爷,俗称“吧嗒嘴”。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在中秋节守夜,认为在中秋节这一天,睡得越晚越长寿,这一点在《红楼梦》中有证实。在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中,贾母听尤氏等人讲笑话,强撑到很晚才去休息,也是因为这个风俗。

晚睡的风俗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玩闹的时间,在夜晚,孩子们到院子里赏月,听人讲故事。李白有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孩子在中秋节时听到的故事,也都是那些充满了童趣的月亮的故事。

冬天的儿童节——春节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这一天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除旧迎新,是希望的象征。孩子也是一个家族的希望啊!加上儿童很喜欢热闹喜庆的节日,因此春节成了古代儿童的节日之一。

除了吃饺子、逛庙会、看龙灯等习俗之外,对于儿童而言,春节的重头戏就是压岁钱。压岁钱又称为“压祟钱”,也是一种对孩子平安成长的美好祝愿。“祟”被认为是对孩子成长的一切不利因素,在春节时期出没,而压岁钱起到的作用就是把这种怪物从孩子们身边赶走。

压岁钱起源于汉代,最早的称呼叫“厌胜钱”或者“大压胜钱”,是一种专门用来佩戴在身上的钱币形饰品,用于辟邪。这种钱币的正面刻有“千秋万岁”、“天下太平”等吉利话,背面刻有龙凤、星斗、双鱼等吉祥物。到了唐朝时期,宫廷有了散钱的风俗,却并没有在春节散钱这一说法。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明皇曾经给杨贵妃刚出生的孩子“洗儿钱”,这不仅仅是贺喜,更有长辈祈求孩子健康成长的愿望。到了宋元时期,春节取代了立春日,春日散钱便演变成了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明清时期,压岁钱大多是用红绳穿着的铜钱,数目不很大,只取吉利的意义。到了民国,长辈通常用100文铜钱做压岁钱,取长命百岁之意。

春节不仅仅是对新的一年的期待,也包含着对家族未来的期待。而承载着家族未来的,就是这些孩子。因此,春节是充满希望的儿童节。

其他的儿童节——七夕

七夕一开始与情人并不挂钩,它的重点在于女子的乞巧。七夕的主角之一便是织女,而当时待字闺中的女孩子都希望自己有一双织女般灵巧的双手。所以,用绣花针置于一碗水中,若针浮在水上,这说明这个女孩子的手格外灵巧。后来,一些男孩子希望自己能够文采飞扬,未来成就一番事业,因此也在这一天祈求文采,未来能够高中状元。这些男孩女孩的年纪都在十一岁左右,因此七夕也是古代儿童节之一。

其他国家的儿童节

儿童节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在日本,每一年就有三个儿童节,分别是女孩日、男孩日和“七五三”。女孩的儿童节在3月3日,男孩的儿童节在5月5日,还有11月15日的“七五三”儿童节。日本人认为男孩的三岁、五岁和女孩的三岁、七岁是重要的年龄段,因此将节日名称定为“七五三”。在儿童节期间,家家悬挂鲤鱼旗,祈祷孩子平安成长。

在韩国,儿童节是由男孩节演化而成的,是全国的公假日。韩国的儿童节在5月5日,这一天没有作业没有烦恼,只有开心的玩乐和父母准备的礼物。孩子们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饰,感受韩国的传统文化,尽情玩耍。

巴西有两个儿童节,第一个是关注儿童健康的“全国防疫日”。这一天并不是孩子们很开心的一天,因为所有孩子要注射疫苗,还要见到他们并不喜欢的医生。然而第二个儿童节,才是孩子们最盼望的节日——“圣母显灵日”。

俄罗斯的儿童节相当热闹。在每一年的6月1日,学校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孩子们会表演一些传统的歌舞来庆祝儿童节。

儿童的健康快乐,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儿童是世界的未来,蕴藏着无限的可能。苏轼在《洗儿戏作》中写道: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只希望孩子们平安健康——儿童节所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愿望。

相关文章

  • 唯愿你,无灾无难到公卿

    1950年6月1日,新中国的小接班人们迎来了第一个儿童节。这个节日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那一年11月,由国际民主妇联...

  • 无灾无难到公卿

    文/林清玄 苏东坡有一首写自己孩子的诗,诗名叫“洗儿”: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

  • 苏轼诗《洗儿》有感

    分享一首苏轼的诗 《洗儿》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和阳明先生...

  • 至要莫如养子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是满肚子不合时宜的苏轼给儿子写的诗,经历过...

  • 无灾无难就是福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个以前也了解过,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只希望他平安...

  • 2018-03-14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 一日一书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 2017-12-02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 希望我们越来越聪明,可聪明真的有用嘛?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

  •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唯愿你,无灾无难到公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zg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