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51351077
此文写于 2020年,大概在草稿箱里面存了1年多才想起来继续写。写完的时候已经是2021年8月,我更新了3个证书,CKA,Terraform,Azure Architect expert,同时换工作到了Tetrate,开始做service mesh相关的售前售后工作。
对这次换工作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对未来容器化的看好
觉得业务网络比终端用户网络更有价值(网络的价值在于跑在上面的东西,业务的价值要比终端用户高)
用自己熟悉的网络领域接触新技术(k8s)
现在很多网络技术都是在底层技术解决上层问题。感觉很多时候都是隔靴搔痒,想距离app更近一些。
在面试tetrate的时候,虽然也有tigera(calico),aviatrix和aws的面试机会,但是由于时间和上面的考量,最终选择了tetrate
---------------2020年原文-------------
知乎上很久没更新过读书笔记了,原来工作忙还想看看书,让自己的知识更系统一些,换了工作越来越闲,反而更懒了。再后来职位从售后转到售前,也拓展了自己的知识范围,纯网络技术上的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技术发现也没有太大必要深究下去(比如之前更新的QoS和系统架构)。 最近开始更多思考职业上的东西,有了一些个人想法,感觉适用于整个自己接触的传统IT行业(包括 网络,服务器,存储,云,安全),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得到更多的反馈和想法的交流。
在这里先介绍下自己的背景,经历和经验,方便大家交流。我是2011年毕业于一个很普通的三本院校,大学时候学的是计算机,对计算机很有兴趣,上大学的时候又对编程无感。机缘巧合的机会开始接触网络,大四的时候考了个CCIE-ISP。然后2011年 在北京工作了1年,2012年时候觉得在北京未来也不是特别好混,选择了出国读书改善下自己的烂学历也了解下国外生活。2012-2013年放弃北京的职业发展,换了一份很清闲的工作,备考了1年托福。2013-2015年,在多伦多读了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做openflow的SDN控制器的相关论文,用python和C改了一些开源项目实现了自己研究生的论文。2015年毕业之后,在多伦多的一个小集成商做网络方面的售后。2018年跳槽到大点的集成商,2019年转到售前,现在负责网络,部分安全,部分公有云的售前工作。
以下是我有的职业相关的主要证书
• CCIE-ISP
• AWS Solutions Architect - Professional
• AWS Advanced Networking Specialty
• AWS Certified Security Specialty
• Palo Alto Networks Certified Network Security Engineer(PCNSE)
• F5 Certified BIG-IP Administrator (F5-CA)
人生规划
提到人生规划,其实很多人更大的问题在于完全没有想法也没有规划,这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更大问题了。在这里我假设你大概有个未来3-5年的想法和规划。这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大概有你想呆在什么城市,你想有个什么样的收入,你大概的年龄,你现在的技能树是什么样的,你大概有多少时间可以投入你的职业发展。
为什么职业规划之前要先谈人生规划。很简单,工作是人生一部分,你工作的地方是受限的。你在北京工作要求和在三线城市和硅谷都不一样。每个城市的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不是任何一个人能决定的,你所学的技能树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适用于某些环境下。
了解你现在的行业
假定你做了未来3-5年的人生规划。就可以看下你选择的城市的行业情况了。有的时候你所在的城市IT行业就是有一个很低的上限,这是你无能为力的事情。但是你在了解阶段应该是尽一切可能去了解你呆的这个城市的行业上限的情况以及职位的丰富程度,上限决定了给钱多少,丰富程度决定了稳定性(这个地方的稳定性指的是当由于各种原因失去工作的时候,是不是还比较容易找到一个差不多的工作)。此时比较忌讳的是自己根据周围人的情况来猜测行业的高度或者根据统计数据来猜测自己的未来。比如你在北京这种一线城市刚做网络工程师一个月不到1万,看着周围的朋友和公司同事做的再怎么好的就一年拿个20-30万就觉得这是行业的上限。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原因在于大多数人是不做规划,也不进行太多的深入学习的。当你开始考虑规划,并真的打算实践的时候,你就很大可能超过统计的平均数字了。我个人觉得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尽量想办法找到你觉得这个行业顶端的人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的上限是什么样的。当你接触一些优秀的人,他们也无法再清晰指出他们向上还有什么途径的时候。那个大概率就是这个行业普通人努力的上限,这个时候自己再去对比和对方的年龄和技能差距,来判断自己是否可以做到。 刚工作1-2年的朋友,最容易在接触工作没多久就觉得自己是懂王,后来对于超出自己认知的东西,就坚决的不相信。
在这里,我根据自己的行业经验下一个简单的结论,我觉得一线城市IT普通人非程序员 非管理岗 在乙方的天花板就是在一线厂家里面做到资深的售前,可能更进一步就是负责某个产品的设计。产品设计的难点在于一线国外厂家的产品线根本不在中国设计。定义一线厂家也会根据时代不同而不同,20年前可能是cisco,现在在云计算的年代可能就是aws。薪酬上限我个人感觉就是100万左右。
在IT行业之内,很多时候我觉得没必要给自己画一个圈把自己套在里面。因为时代在变化,技术在变化,5-10年前的新技术可能现在就没有价值了。不要过度专注于自己的技术深度和细节,因为有的大的革命来的时候,你关注的细节可能就再也没有意义了。我觉得理想情况下,最好是在自己熟悉领域做到一定深度之后然后去拓宽。过早的拓宽会失去自己的优势,但是完全不拓宽的话,会出现自己优势领域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自己可能会陷入一个很被动的局面(比如你换领域的时候会出现你要薪酬降低很多才能找到工作,你又很难接受跳槽降薪)。
执行你的计划
当你了解了你的行业之后,剩下的就是了解技能树差距。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招聘网站上对比更高收入的工作要求,找到自己的差的地方,然后慢慢补齐。不过我觉得需要对工作市场保持开放的态度,有猎头找你的时候不管自己要不要找工作,都尽量听听对方的要求和薪酬情况。这样帮助你了解自己应该值多少钱。
关注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不管你能不能接受,行业都在变化。有的时候的变化和你现在无关,如果你不抬头看着行业的新方向只专注于手里的工作,可能会出现你做手里的工作没问题,但是你用的技术在被市场逐渐淘汰的情况,如果发现太晚就会很被动,所以这更要求你在做自己工作的时候要有尽量的全局视野,新的技术可能会在不同的角度解决掉你手里的问题。比如你每天的工作是配置防火墙,你觉得k8s和你没关系,防火墙总是被需要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发展成当虚拟机变成容器之后,你的防火墙被calico的network policy所取代,或者你每天的配置的防火墙策略因为service mesh所以不再被需要。
选择你所相信的未来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越来越觉得一辈子大的机会不来自于开始的规划,不在于后来的执行,那些都只能帮你解决从吃10多块钱的盖饭到20多块的盖饭的问题。大的机会大概来自于某个技术还没完全兴起的时候,你觉得这个技术有潜力,投入进去,然后成为专家,最后这个技术大热,因为你早期的投入形成雪球效应让你越来越强,或者某个公司业务会有大的发展帮你积累到了别处积累不到的经验。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生大机会还是赌出来的。当你看到这种机会的时候,应该选择相信自己,做出选择。选错的话,大不了还是天天打工,选对了这辈子就可能吃上50块的盖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