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岑参对边塞诗的影响
为再续岑家荣耀的梦想,岑参选择了两次出塞,无奈均时运不济,没能建功立业。好在诗人刻在血液里的才华,所到之处,所见之人,所闻之事,都被一一记录下来。
六年的塞外生活,岑参对兵戈铁马的边疆苦寒,寂寞荒凉的塞外风光,都有着深刻的体会。
他积极融入西域的文化氛围,走进西域百姓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尊重他们的信仰,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带着满腔的热忱和爱意,绘就了一幅幅壮丽雄奇的西域风物图画。比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再如:
----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还有: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
岑参是第一个真正走进西域的大唐诗人,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西域的自然风貌、人文历史展开了淋漓尽致地书写。无论奇寒酷热,还是飞沙走石,行军抑或送别,真实的西域,均一一铺陈在我们面前。可以说,岑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边塞诗人。
他一改传统写景诗和边塞诗的写法,景色、人物和传说,万物皆可入诗。
岑参的边塞诗重在写景,与写景中抒情,手法新奇夸张。他的边塞诗,不仅充分展现自己对西域风情和文化的理解,更从侧面体现了盛唐文化包容、开放、积极、乐观的气象,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西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是岑参成就了西域文化,还是西域成就了岑参的边塞诗,我们已无法分清伯仲。
终其一生,岑参也没能实现重振岑家的梦想。幸运的是,他一直为梦想奔波在路上,不曾放弃。他的一生,传世诗作有400多首,六分之一都是边塞诗,是盛唐时期最多的,也最为突出,因此也被称为诗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能做高官,却是史书里不能少的诗人。
岑参与他的边塞诗,永远留在古人和今人的记忆里。时光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奔跑的人。
(全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