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古诗写故事 ┃ 岑参,两次出塞本为光宗耀祖,没成想却成就了大唐

读古诗写故事 ┃ 岑参,两次出塞本为光宗耀祖,没成想却成就了大唐

作者: 畅飞 | 来源:发表于2023-07-31 15:45 被阅读0次

04.岑参对边塞诗的影响

为再续岑家荣耀的梦想,岑参选择了两次出塞,无奈均时运不济,没能建功立业。好在诗人刻在血液里的才华,所到之处,所见之人,所闻之事,都被一一记录下来。

六年的塞外生活,岑参对兵戈铁马的边疆苦寒,寂寞荒凉的塞外风光,都有着深刻的体会。

他积极融入西域的文化氛围,走进西域百姓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尊重他们的信仰,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带着满腔的热忱和爱意,绘就了一幅幅壮丽雄奇的西域风物图画。比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再如:

----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还有: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

岑参是第一个真正走进西域的大唐诗人,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西域的自然风貌、人文历史展开了淋漓尽致地书写。无论奇寒酷热,还是飞沙走石,行军抑或送别,真实的西域,均一一铺陈在我们面前。可以说,岑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边塞诗人。

他一改传统写景诗和边塞诗的写法,景色、人物和传说,万物皆可入诗。

岑参的边塞诗重在写景,与写景中抒情,手法新奇夸张。他的边塞诗,不仅充分展现自己对西域风情和文化的理解,更从侧面体现了盛唐文化包容、开放、积极、乐观的气象,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西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是岑参成就了西域文化,还是西域成就了岑参的边塞诗,我们已无法分清伯仲。

终其一生,岑参也没能实现重振岑家的梦想。幸运的是,他一直为梦想奔波在路上,不曾放弃。他的一生,传世诗作有400多首,六分之一都是边塞诗,是盛唐时期最多的,也最为突出,因此也被称为诗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能做高官,却是史书里不能少的诗人。

岑参与他的边塞诗,永远留在古人和今人的记忆里。时光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奔跑的人。

(全文完)

相关文章

  • 是个谜吧

    参字不详,似乎很难确定其名参当读“can”音还是读“shen”音。岑参的父亲岑植,做过刺史;有五个儿子:岑渭、岑况...

  • 话说边塞诗人--岑参

    说到“高岑”,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高、岑边塞诗成就最高。...

  • 塞外的岑参

    塞外苦寒,北风吹,大雪飘。面对着冷风,大唐的好奇诗人岑参以春风相视,塞北竟开出了万树梨花。 天宝八载,岑参终于迎来...

  • 戏说岑参:一生流离,一个彻头彻尾的“异乡人”!

    岑参,唐代诗人,极富盛名,尤其边塞诗成就最大,与高适风格相近,都以其“风骨”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高岑”,可两人际...

  • 别董大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边塞诗人,与岑参其名。岑参的...

  • 冰雪深情,男儿本色

    ——读岑参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想到的 再读岑参的白雪歌依然是耳目一新,为之暗暗叫绝!诗的奇伟豪迈,悲壮瑰丽,引...

  • 2018-05-17

    昨天背完了《唐诗三百首》中,最后一首和出塞、战争有关的诗:李益写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有三首岑参的长诗《走马川行...

  • 岑参的〝参〞究竟读shen还是can?

    岑参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是贞观名相岑文本的岑参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是贞观名相岑文本的曾孙。岑参的〝参〞目前通行...

  • 读诗随笔

    我有翻看古诗词的爱好,每每翻阅,皆有所得——最近读岑参的诗,发现这位边塞诗人的作品虽非工整,但极具煽动力,塞外苦涩...

  • 岑参

    岑参(717-770),河南南阳人。天宝三年进士,为军队参谋,边塞诗居多,与高适并成为盛唐时期边塞诗人代表。 与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古诗写故事 ┃ 岑参,两次出塞本为光宗耀祖,没成想却成就了大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cr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