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医之唐宋分野

医之唐宋分野

作者: MAZIPAI | 来源:发表于2017-09-10 18:14 被阅读0次

《医故》:“医之类书备于唐,而门户分于宋。唐人务博,述古而不名家,故其弊少。自《和剂局方》陈fei之学兴,而宗丹溪者,乃启攻讦之渐。”

“汉以前但言视病,而不及脉法。”

相关文章

  • 医之唐宋分野

    《医故》:“医之类书备于唐,而门户分于宋。唐人务博,述古而不名家,故其弊少。自《和剂局方》陈fei之学兴,而宗丹溪...

  • 两种思维模式,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

    摘童大焕《两种思维分野是人生根本分野》【2019076】 人生最大的分野是思维方式分野。 思维方式分野最大的差别在...

  • 古代十大名医之祖-漫画肖像集锦

    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日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又日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

  • 炫奇之疾,医以平易。 英发之疾,医以深沉。 闊大之疾,医以充实。 ——《...

  • 分野

    我以前住的房子在顶楼,因为装修时听说做了防水,也就信了。后来的事实证明,有些话是不能轻信。往了没多久,下雨过后不久...

  • 假疫苗,着粪了“上医”的佛头!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孙思邈 “长生生物”的股票不仅跌停,而且停牌了, 如果将来...

  • 给你一剂关系相处的万能药

    古人云,「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很显然地,在爱情这个领域,我们是下医。 为什么这么说...

  • 中医治病能稳定治本的前提,是把中医理论还原到身体上,分辨身体的变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意思是最高明的医生才能指导养生,防止疾病发...

  • 日语学习(3)AI的未来

    1/2(火) 10:00配信 毎日新聞 <AI進化>人の寿命さらに長く?医療分野で飛躍的な活用 中译:<人工智能进...

  • 日语学习(2)AI的未来

    1/2(火) 10:00配信 毎日新聞 <AI進化>人の寿命さらに長く?医療分野で飛躍的な活用 中译:<人工智能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医之唐宋分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dt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