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的麦积山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有本书叫《绝壁上的佛国》就是关于麦积山石窟的介绍。
可惜在游览之前还没有机会将这本书先看一遍,但对这个书名印象深刻,也好奇如何在绝壁上造出了石窟。
到达麦积山的当天天气比较寒冷,前几天刚好下过雪。在西北的冬天去看石窟,又是在室外游览,冷是真的冷,但也非常值得。
01
麦积山的名字来源于她的形状,远看就看麦垛堆起来的样子,于是得此名。从山脚景观点往上看,就是经典的麦积烟雨景象,可惜当天去的时候没有真正的烟雨。
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东壁和西壁两处开凿在山体外墙上巨大的泥塑佛像,旁边都是一个个洞,有些明显看着就很宏大的是皇家石窟,而有些很小很浅的洞则更多是民间开发。
这些佛像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式所建造,从已经消失的一尊佛像中可以发现,古人是在山体上先凿出一个个位置相间的小洞,再把一根根木棍插进去,用于固定最后呈现在崖壁上的雕塑。
等到走在栈道上再仔细看这些佛像时,就会惊叹古人是如何开洞造窟,特别是在垂直的崖壁上塑造了他们心中佛的形象。
02
栈道是贴着崖壁建造的,与莫高窟的参观不同,麦积山石窟的普通参观路线都是在室外,所以冬天去真的很冷。
走在栈道上往下看,心还是有点荒的,脚偶尔还会抖一下。
有点恐高的人一定不要往下看,在不知道自己站在多高地方的时候,还是没有心理负担的。
经过讲解,可以从塑像的造型和窟的精致程度知道建造的年代。
由于出行前也没有做过多少功课,因此在参观的时候更多地是对雕塑数量的惊呀,实地体验了“东方雕塑馆”的现场。
03
相较于石雕,泥塑不太易于保存,现在能看到的很多塑像都有破损,有些还能看到里面的木胎和石胎。
线条也已经非常粗糙,风蚀的迹象也比较明显,但还是能从神态中体会到雕塑的灵性。
艺术有时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感觉,艺术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状态。
比如在麦积山中一个隋代的皇家石窟,不仅占地规模大,对于整体的布局都很有讲究,而雕塑更是重中之重,连守在外面的金刚像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纵使经历过地震已经将整个木质屋檐都震掉了,在遗留下的残缺部分都能看出当看建造时花的功夫。
04
在整个参观路线上都是各种雕塑,对于观众来说大多数都是走马观花式地路过而已。
但艺术品的价值在于,即使是过眼云烟,总会有一部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说面部的神态、衣着的颜色、雕塑的大小等。
对于参观者来说,是否事先做过功课有时也不是那么必须。只要在这个欣赏的过程中,内心的某一部分得到满意,就不虚此行。
何况在实地来过之后再去找资料看的时候,会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回头再去看《绝壁上的佛国》这本书,也许会更有感触。
05
学无止境,不可能来一次麦积山就把她的整个历史背景、艺术风格、建造年代等都搞清楚。
即使请了讲解员,如果事后自己未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可能很快也就忘记了。
旅行更多地还是让息长见识,如今互联网的发达带来了知识搜索的便利,如果正巧遇到感兴趣的部分,回头再延伸阅读,也是一个可取的选择。
再说,去了一次还可以再去一次,去到自己满足为止。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