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系统地阅读陈志武教授的著作,同时也看看其它经济学家的。主要是因为我现在觉得经济学家比其它的如历史教授、文艺青年、作家都实在很多,无论是讲经济史还是社会学,讲得都很透彻,而且没有那么多的道德的遣责和人性的批判。更多地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看完后能令我迷糊的头脑清醒一些,心中的一些疑问也能得到答案,内心也就平静了一些。反观其它的一些知名人士的书,作者自己都没想明白,一通胡说八道,强辞夺理,为博眼球和流量,无所不用其极。
陈教授的这本书是与自己12岁的女儿关于创业方面的对话。首先,我很喜欢这种对话体的书,简单明了。之前读的《新加坡的硬道理》也是一样。而且在对话中,自己也可以代入一方,提出疑问或得到答案,这类书读起来轻松许多,希望多些此类的书籍。其次,之前读过陈教授的几天书,所以一些重复的观点可以快速地略过,当然这些观点也是陈教授一直坚持的。当然,由于这本书讲到了许多关于具体的企业经营战略方面的问题,相比之前的书要具体了许多,也清晰了许多,没有那么累了。
读完此书,最大的感悟就是陈教授自己的奋斗以及对女儿的言传身教。他从湖南农村走出来,一步步达到今天的这个地步,应该是付出了不少艰辛。选择一个行业,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也是回报率很高的一个投资。他能把这个优秀的资产复制到他的两个女儿身上,并通过著作影响其它人,这也是种巨大的社会效益。
若说要对此书写些什么评论,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因为此书的开头有四篇推荐序以及作者自序,基本上就概括了本书的内容。想再写些什么有新意的东西的确很难。但是对读者而言,这本书就是通过与女儿关于创业的对话,提出了24个重要的创业要素,如果你正在创业,希望知道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宏观方面的知识,这本书能提供非常好的建议。另外,对于想了解经济及企业运行的朋友,这本书也是很好的学习材料。作者把24个创业的要素融入对话中,并有当前的企业作为案例以帮助理解,轻轻松松地获取知识。很值得一读,尤其是母亲。
在其中, 有些观点我是非常认可的,值得再次摘录下来。
L10 为什么不投资中国:社会文化与商业模式
陈笛 (12 岁):尊老爱幼,有它的道理。但是,不能说为了尊老就可以随意地损幼。妈妈说,大人说话时,小孩不可以还嘴,不可以插嘴。但她怎么不说,小孩说话时,大人也应该听,也不能还嘴、插嘴呢?长幼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关系,不可以不尊重小孩。在中国社会,小孩,甚至年轻人没有发言权,不受到尊重,使得整个社会缺乏活力,不容易有创新,也不能培育全社会的思辨能力。处于这样社会里的企业,其长久投资潜力怎么会很高?还有就是,中国社会过于势利。如果一个大人告诉我"张三这个人很好",当我问他"你为什么觉得他很好",他会说"因为张三上次帮过我"。也就是说,中国人在判断一个人好坏的时候,更多是看这个人有没有给过自己好处,而不是看这个人本身怎么样。我的感觉是,中国人看到的不是别人这个人,而是利益。
L21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一笔交易: 市场如何解决个人?
商品交易、金融交易的市场化发展,本身就意味着许多人际利益交换从婚姻、从家庭家庭中剥离出来,意味着家庭与商业的边界越来越清晰,淡化了婚姻与家庭的经济交易功能,强化了婚姻与家庭的感情功能,把那些冷冰冰的利益交易留给市场去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个拥有足够发达市场的社会,反而才可以普遍充满浪漫、充满情感,因为如果没有市场,连婚姻、家庭都必须定义在利益交换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