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奇幻漂流,但最终看来,却是一个血淋淋的杀人食人的故事。
又特意查了一下李安,推算了一下出这部电影的时候,他应该是58岁,不由感叹,到了这个年纪,看的太多,是时候去寻找人性,寻找一下信仰与现实的冲突,而最终将这种质疑以这么唯美的电影展现在世人眼前。
李安的电影看的不算多,最近看的《推手》、《卧虎藏龙》、《饮食男女》,画面与情节已经模糊了的没去电影院看的《色戒》,2015年专门为了看120帧买了高价票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百度百科中,收集了网易网、时光网、国家艺术基金会对李安的美溢之词:在华人导演中,李安无疑是一个标杆性的人物 。两种不同文明的冲击造就了李安与众不同的视野和气质,兼具东方传统的温文尔雅和西式的洒脱不羁 。李安有开发不同题材的创作勇气,并获得卓越的艺术成就。从《饮食男女》、《冰风暴》、《卧虎藏龙》、《断背山》、《色·戒》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拍摄了各种不同的电影题材,无论是伦理、武侠、喜剧甚至科幻,他都能从容驾驭,独特的经历让他能以世界舞台的高度,在东西方文化里游刃有余。李安的电影手法质朴自然,对白风趣幽默,情节细腻别致,剧情圆融流畅。其导演的华语片致力于探讨传统与现代的伦理矛盾、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冲突,开拓了国人视野,传达出人性普世的价值,对当前台湾社会具有提醒与鼓舞作用,为台湾电影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李安执导英语片亦同样能结合东西方艺术与商业元素、准确地把握欧美文化心理,带来进取的精神与价值;成为在国际影坛具有很高声望的华人导演。
但我个人觉得,李安的电影好看,主要原因在于它情节简单,但在充满温情的平淡生活中,让人深深的感受到影片背后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到了当事人身上甚至延伸到自己身上的人性、情感的矛盾。展现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推手》、想要快意于江湖,而身在江湖时却仍身不由己的《卧虎藏龙》、隐忍着为相互着想的父亲女儿,终在碰到爱情之时争相逃走的《饮食男女》、将残忍故事神幻化并且将自身割裂为神性少年与猛虎的《少年派》。这些电影以简单的情节、唯美的画面,将我们心中隐匿的冲突与欲望展开凸显。我们去用我们的心去理解电影中的人物心理时,却暮然发现那其实就是自己。
以我粗浅的理解,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举个例子,曾有人向海明威发起挑战,让他创作世界上字数最少的小说,他给出的小说只有6个字,是这样写的:
For sales: Baby shoes. Never used.
海明威将其视为其所创作的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只有简单的6个字,却仍能感受满屏的心碎。
无声胜有声,《推手》之后独居的老人,《卧虎藏龙》里玉姣龙的一跃、《饮食男女》里锦荣最后顶起的大肚子、《色戒》里模糊记忆中的一桌聒噪的麻将、以及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少年派》中刚刚经历过真相的震惊后迎来的现在Pi的温馨的一家四口。生活还是要继续,只是在继续生活的过程中,在某一个时刻,我们所做的某一个选择,是基于心中的兽性还是人性、情感还是理智、信仰还是毫无忌讳……
对于信仰,对于人生意义,对于人为何以为人,我心中没有一个答案,也不知谁那里有。有可能李安的经历,以及这些电影里人物的选择都能指向一个答案:即便辜负周围人的期望,勇敢追逐自身心底的选择。
就像李安搞创作,最初的6年穷困潦倒,靠妻子救济生活,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就像玉姣龙不做官太太,不与小虎同回大漠,有一身绝技却还是从山崖维身一跃;
就像老朱、锦荣,中间夹着三个女儿、锦荣她妈,可能更有世人的眼光,最终选择在一起;
就像比利,虽明白姐姐及家人对自己的疼爱,却依然又回到了战场。
就像Pi……突然说不出什么,只为这个少年悲伤,他做出了能正常生存下去最好的选择,相信上帝,相信猛虎头也不回的走了……
只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猛虎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根据扬·马特尔于2001年发表的同名小说而改编的一部3D电影,由李安执导,苏拉·沙玛、拉菲·斯波、伊尔凡·可汗、阿迪尔等主演。于2012年11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2013年,该片在第85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视觉效果在内的四项奖项。制片成本:1.2亿美元。票房:6亿美元。中国票房比占全球票房比约40%。
“理查德•帕克”的故事:
理查德帕克是真实吃人海难故事的男主角的名字。
1884年,“木犀草号”(Mignonette)游艇沉没,4个幸存者坐上了救生船,被困大西洋,除了船长Thomas Dudley、大副Edwin Stephens、船员Edmund Brooks,还有一个名叫理查德·帕克(Richard Parker)的17岁男仆,他同时是一位孤儿。因为不听劝阻,饮用了海水而身体虚弱。其余的三个人经过两次谈论,是否要杀了其中一个人而使得另外的人活下去。其中第一次他们选择了抽签的形式,由于帕克非常虚弱,没有参与抽签。但是当抽签结果出来的时候,却遭到了中签者的反悔。他们经过第二次谈论,选择杀死虚弱到濒死的理查德·帕克,被其他人吃掉,因此,救生艇上的其他人得以生还。
这就是后来伦理学与法学上著名的“女王诉杜德利与史蒂芬案”(R v Dudley and Stephens)。——根据陪审团认定的事实,法官宣告被告犯有故意杀人罪,驳回他们的紧急避难抗辩。被告被判处绞刑,但在支持起诉的哈考特爵士的建议下,最终被维多利亚女王赦免。
于实事,船上的三个人参与谋杀了理查德·帕克,无可辩驳的死罪。然而出于海上的特殊情况,寻求女王的赦免,也巧妙地解决了这一宗公案。也是典型的理性和感性结合的例子。 (维基百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