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冲动的电影,可以让人有足够动力返回去阅读原著。
这是我看过《致青春》后,最大的感触。很多时候人不愿意阅读,不愿意用文字沐浴自己的双眼,因为文字需要想象,想象需要耗费精力。人,最爱自己,最不爱消耗,而这,与“青春”恰恰相反,似乎,青春就是用来消耗的。
5月5日晚上看过《致青春》,前75%的时间沉浸在对赵薇这个导演新人的吹毛求疵中。故事交代略显仓促,情节穿插生硬而不尽如人意。每一个人物的情感线都可以有更好地表达方式,很多情趣都可以有更有意味的书写。从影片的制作层面上看,可以提升的地方还有不少,而现在的这一部成品,总给人一种踉踉跄跄向前赶,将摔倒未倒,勉强跑完全程的紧迫感。对于一个演了十几年戏的演员来说,这样的导演作品勉强过关——不考虑演员知名度,制片公司运作实力,上映档期,前期推广力度,制作团队水准,单纯从导演角度考虑,《致青春》确是名符其实的,研究生毕业作品。
然而,这样说实在太过矫情。不考虑上述的那一切,一部电影就不存在了。华视传媒制片;赵又廷、韩庚主演;娱乐媒体前期访谈报道;赵薇本人知名度;李樯倾力改编的剧本;关锦鹏监制。这一切都足以成就一部成功优秀影片。与其说赵薇成功导演一出戏,不如说强强联合成功运作了一部片。因此,75%的时间里,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运作范例。
那么,接下来的“但是”在哪里呢?套用电影中的经典说法,这“一厘米偏差”在哪里?最后的影片时间告诉我,我可以慢慢开始回忆了。慢慢地,赵薇开始展开每个人物爱情故事的来龙去脉。不辞而别的悲情理由,与负心汉纠葛的已知结局,断然分手的微妙促因,性格转变的面目全非,静静守候的护花使者。每个人的人生都在印证陈孝正的理论是不可能实现的,“我的人生是一座只能建造一次的大楼,不能有一厘米的偏差。”每个人的偏差都来自于那一厘米,终结在千万里。当最后不到四分之一的影片继续播放时,我发现似乎之前的判断也出现了一厘米的偏差——我太把它当做一部电影来看待了,也许这是做影视制作的职业病,不从制作与执行水准角度分析还就真不太爽。其实,它根本不是一部电影,它只是一片不能反悔的青春,一片每个人都经历过的青春。它就是每个人。
看到最后,不得不说,赵薇赢了。她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输——这样的题材,这样的档期,这样的演员选择,怎么可能会输。这是属于赵薇作为导演,寻找自己那个扭曲不正常青春的过程;因此,这是一部记录一代人野蛮生长的历史。她用她所能找到的最清纯的演员,演绎最登峰造极的记忆,用最不能抗拒的美女追求怪男套路,逆袭所有男人心中那一块隐藏最深的渴望。她一定非常明白,不论一个人多么的聪明、愚蠢、开朗、孤僻、俊美、平庸、富有、贫贱,在一个不成熟的年龄面对一份冲动,都会变得异常纠结,异常辗转反侧,异常朝三暮四。青春是属于异数的年代,这也是青春唯一的权力。幸好,我没有和谁一起看这部电影;因为,当一个人最为隐私的秘密被赤裸裸放大到屏幕上时,没有谁可以忍受这其中的刺激。
一部冲动的电影,可以让人有足够动力返回去阅读原著,因为,我无法想象原著要怎样写,才能激发改编者如此情思。5月6日晚,我再一次回想昨日所见之情景,不觉沮丧至极。现在想想,周星驰那个王八蛋说的太对了。
“12:43 A.M. 5.7 文 by 周朝文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