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都伴随着职业的不断变迁。浅谈几点个人看法吧。
原始社会,男性是天生的“猎手”,女性是“全职家庭主妇”,兼职裁缝(缝缝兽皮、树叶……);后来人类发现,打猎危险系数较高且带来的食物有限,就开始驯化动物、种植庄稼,职业变成了“农民”、“牧民”,期间延伸出了很多职业——士、农、工、商;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进程,生产力改变人们的职业,让很多人从农民变成了工人,从马夫变成了司机……
每一次社会发展变革,都会淘汰一些职业,产生一些新的职业。
回到提问所说的机器人,这是人类研究制造的人工智能,这一次的发明与以往截然不同。曾经我们发明机器是为了提高效率,或者是取代单调无聊的工作,但仍然需要人类进行操作。而人工智能却是一种对人类自身的“复制”,简单点就是说,机器人可以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工作,甚至比人类做得更好。
(《我,机器人》中的剧照)
据了解,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开始应用于很多行业,成为了人类的助手或竞争对手。我们见证了阿尔法狗战胜李世乭,小度战胜最强大脑的众多选手……虽然现在还没有量产的机器人取代某一职业,但是不难预见,在不远的未来以下几种职业有望率先被机器人取代:
1、司机
这几年比较热门的人工智能中绝对有“无人驾驶汽车”的一席之地,也是很多巨头企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如果按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无人驾驶汽车或许会“消灭”几个职业,比如司机、驾校教练。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
就目前放出来的消息来看,无人驾驶的反应速度比人要快,而且不会有疲劳驾驶这种安全隐患,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将大幅下降。结合城市交通网络和GPS定位系统,无人驾驶汽车通过综合信息的判断,会把拥堵的概率降至最低,能耗及出行时间相应都会有所降低。作为一个不喜欢开车的老司机,还是比较期待无人驾驶能够尽快普及的。但是就目前国内现状来看,任重道远啊!
2、制造工人
低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规模已经开始越来越成熟。随着视觉、触觉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自动化工厂各自涌现。各种机器人机器手开始取代人力,不知疲倦地成为了生产线上的主力。
当然,目前来说这种机器人工厂大部分还停留在较低端简易的领域,需要精密操作的人工仍然具备很高的价值。未来的制造业或许某天会完全被机器人替代,在成本、工时、效率等方面,都要比雇佣工人划算。有机会的话,我也很想开一个全自动机器人工厂,制造埃微手环或者其他什么产品,听起来很酷。但是这一点在国内同样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因为人口基数大,制造业为许多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工作岗位,如果这些工作岗位真的被机器人替代,那么将造成大范围的失业。
3、服务人员
不仅是制造工人,超市、餐饮服务领域的一些职位也同样面临被取代的风险。这些职位包括服务员,销售员、收银员等。
“手机在手,天下我有”,移动支付让很多人忘记了出门要带现金这件事,付款程序得到了明显简化。阿里的无人超市,甚至实现了无人支付,未来还需要雇用那么多收银员吗?不吹不黑,我曾经一周兜里只揣了20块钱,却没有耽误任何行程造成任何不便。一周后,摸了一下口袋,嗯,20块还在……
除了收银员,服务行业的人工智能也在飞速发展。未来送餐机器人会集视觉、听觉、触觉、导航,路径规划、主动避障、多模态交互等技术于一身,不会因顾客的埋怨而有情绪,不会因顾客不小心弄脏它而抱怨,只会一心一意为顾客服务。
这种萌萌的服务员,大概我孩子会特别喜欢,要我买一个带回家吧……
简单看了一些别的回答,普遍都认为最容易面临失业的职业是有固定规则、重复劳动的工作,面临失业风险最小的是需要与人沟通、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观点和我的大同小异,毕竟人类的情感有时候并不理性,就现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程度来说,机器人仍然很难理解。
所以,也不必过度担忧机器人会在短期内取代部分职业,从现在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阻碍——技术带来的体验和效果,暂时来看并不成熟;失业率增高,是zf和人民都不希望看到的;伦理道德将来如何限定也还存在很大疑问……这也是人工智能为何没有大爆发的原因之一。
再说,人类的适应性比大家想的要强的多,抛弃过时的职业,学习并投身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职业,人类这方面的调整能力相当优秀。要不然,现在哪来这么些程序员、互联网工作者?对人工智能时代,还是怀抱着正面态度期待着的~
对于大家所恐惧的人类会被机器人取代的观点,一名叫Fan Francis回复有关《西部世界》的一个观点,深以为然。
他的原话是:“嗯,我始终觉得西部世界最终是个伦理片儿,而想要说明的是,或者我希望它说明的是,Deloris不但是真正的人,而且已经是同物种超人了,即人类主动选择了同物种进化,而不是创造不同物种后被取代。”简单点就是说:就算被取代,人类也并没有灭绝,因为这些“超人”继承着人类的思想。
请输入图片描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