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暑期档的热潮才刚刚退去,中秋和国庆双节档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们涌来了。
在这个阖家团圆、欢度佳节的好日子,一定会有不少人走进电影院,用观影的方式度过一个不那么拥挤,也可以很惬意的双节。
今天要谈的跟电影的内容和形式无关,却跟看电影的礼仪与秩序有关。
之所以想起这个选题,主要是我刚刚发现,20块钱的智能手表竟然还有影院模式。
打开影院模式,手表的亮度会立即调到最低,确保看时间或者看消息时尽可能不影响其他人正常的观影秩序。
观影礼仪虽然不是影院的明文规定,也没有兼具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硬性规定,但却应该还是每一个走进电影院的观影者应该自觉遵守的社会公序良俗。
一般来说,电影院中绝大多数的观影者都能自觉遵守影院观影须知上的相关要求和建议,也能自觉维护电影院的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
但凡事总有例外,观影时也会有许多人不自觉地扰乱正常的观影秩序,甚至还在被人多次提醒后也不以为意。
最为恶劣的观影不文明行为当属屏摄盗录。
屏摄盗录通常是指对电影院正在放映的电影通过各种设备仪器进行拍摄录像的行为,也是涉嫌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明文规定了在电影院出现盗摄,电影院工作人员可以当场劝阻,并没有更进一步的处罚。
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52条明文规定了侵犯著作权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在电影院盗摄不仅违法,而且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只是这一点在中国香港地区的执行力度远强于大陆地区,这就造成中国大陆的电影院盗摄十分猖獗。
盗摄不仅侵害了电影创作者的著作权,也会影响其他观众的观影体验。
用手机等设备盗摄,明亮的手机屏幕瞬间让电影院的观影氛围大打折扣。
因此,某瓣上有了“盗摄警察”,专制盗摄行为。
可很多人也因此严重影响了其他人的观影,诸如大声训斥等行为是否属于另一种扰乱观影秩序,这还有待讨论。
我们都希望每一次的电影院之行都能舒服愉快,但这需要每一个人都严格遵守观影秩序和观影礼仪,也不能过度阻止那些不文明行为,导致更加不好的观影氛围。
过犹不及,矫枉过正,观影礼仪的公序良俗需要法律执行力度的有效落实,更需要更多人从心底里认可,从行动上践行。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点个关注,点亮红心,您的支持就是我日更的最大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