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黄宏和宋丹丹说过一个小品:找焦点。
写文章是相同的道理。
鲁迅先生写藤野先生,只提取了他典型性的几件事,黑瘦的面貌,八字须(让人联想起李逵的黑脸,关羽的面若重栆,诸葛亮的羽扇纶巾这些人物醒目的外表举止),不注意穿戴不拘小节,对我的关心:帮我改正讲义,询问我关于中国女人褢脚的情形,问我是否怕医学的尸体解剖等等。
因为文章写成散文,不是小说写法,所以选取的是零星的不相联系的事情。这里的几个选取就是把握取材范围、角度,即聚焦到藤野先生这个人自身。
所以鲁迅在后文写,回到北京以后,“在寓居的东墙,书桌对面,仰面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鲁迅又一次写到先生的面貌特征,与前文相呼应,表达了他对先生的敬仰和怀念。
再看看朱自清写他父亲的背影,写父爱可以有多种写法,选材范围很广。而朱自清只选择写父亲的背影。背影是从后面看上去的人的影子。没有人物正面的表情神态。可是给人提供的是丰富的想象,和隐含的很多的内在的东西。
作者开篇写背影,结尾写背影,中间有重点突出的写父亲爬铁道费力挪身买橘子的背影。这个背影,就是朱自清所找的焦点,所选取的恰当表达父爱的写作角度。
父亲对生活的隐忍,在现实中的无奈,他不想正面的显露给自己的儿子看,只以背影,呈现给作者和读者。这样写来就感人至深,作者的抒情也都显得贴切真挚。
还有鲁迅《故乡》中闰土的少年与中年的对比,杨二嫂青年与中年的对比的,同时也包括同是两个故乡人之间的对比。这里的对比就是作者选取的焦点。
还有孟浩然《春晓》诗中选取的听觉。这个内容,已经在上文系列中说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注:本文为谈写作系列之一,后文待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