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4月4日,是清明节,寄悼哀思,也是全国哀悼日,手机的界面、各大电视台的台标由平日的彩色变成灰色,微博圈、朋友圈的转发的悼念转发让我再次重温了这次疫情,感动、敬佩、悲伤……五味杂陈,只愿逝者安息,山河无恙。原来简单幸福平淡的生活,是千千万万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一场疫情,让我们在家渡过了这个特殊的春季、开学季,对于教育来说,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为相应听课不停学,各科老师开始在布置线上作业。朋友圈的高手们也各出奇招,老师们过了尝一把当“主播”的“瘾”。
我主要教授初三两班语文,从2月份初期的束手无策,后来通过和师父微信沟通,找到了些方法,主要是背书、积累及网课三方面布置任务,网课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单独开设。两班的人数都是50人左右,学习语文的兴趣中上,自觉性一般,需要提醒。2月-3月初,每次布置任务,没有提醒的情况将近30人完成,每日在相应的软件下评论,提出修改建议,并每日在微信群公布作业,表扬优秀作业,展出优秀和进步作业,打卡和未打卡名单也在群内公布,并发信息提醒家长,督促孩子做好作业。3月-4月初,由于开始时间变动次数较多,作业还是那些作业,学生的积极性开始减弱,作业质量也开始下降,除了修改作业外,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定期在群内分享文章,每日点亮一盏灯——分享一句名言名句,没做作业的私信家长。其他作业由于在软件上是不可见的,没有过多地去关注,各科任课老师都在布置任务,尤其玲芝老师,每日在群里布置作业、检查作业,有时候到了晚上11点,只要有学生交作业,老师会及时看完并在群内公布,向我们各科任课老师在特殊时期的辛苦付出致敬。
特殊时期的学习也让我开始反思,疫情期间的学习分为以下几类:认真学习、假装认真学习、完全不学习等,而当我看到网上那些为了听网课的孩子,跑到离家里的1公里外空地听课,还有坐在路灯下老父亲陪着上课的学生……支撑他们是去自觉学习的,我想,不是老师和家长的逼迫,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责任、义务和学习的冲动,因此,我认为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仅仅是靠自律和意志。
其次,教师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标,布置作业形式多样、作业量要适量,及时给予恰当反馈。
第三,要恩威并施,既要正面奖励,没有做作业的要及时与家长和学生沟通。
第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除了作业,有条件可以直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