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董卓以一介军阀身份入京,孤立无援,在逐渐壮大实力,最后掌握全盘军权之后,对士大夫阶层进行打压。
当中一些人屈服于董卓的武力威胁,同意或默认了董卓的为非作歹行为,废掉了汉少帝,另立汉献帝,甚至弄死了太后。
但是士大夫阶层当中的另一些人,特别是袁绍、曹操,这些世家子弟,还有鲍信、孙坚等这些地方实力派,不买董卓的账。
袁绍和曹操先后跑出洛阳,拉杆子组织武装,联合了地方掌握兵权的大员们,后来一起组织了一支浩浩荡荡的“讨董联军”。
话说曹操刚逃出洛阳的时候,过程相当离奇曲折。
据说他路过成皋故人吕伯奢家,恰好吕伯奢出行不在家,吕家的5个儿子看到曹操来了,热情款待,杀猪宰牛。
刀都不是现成的,只有宰牲畜的时候才会磨,所以就咔咔搁那磨。
曹操此时很警觉,他听到后面铁器叮当响,就认真地听起来。
只听见吕家人隐隐约约地说,怎么宰,是绑起来杀,还是捆起来杀什么的。
曹操一听大惊失色,误以为人们是要杀他,在惶恐不安之际,沉住气,决定先下手为强。所以轻轻把宝刀抽出鞘,悄悄地靠近目标,然后迅速提刀一顿砍杀。
当晚一连杀了8人,把吕家人杀光了。
杀完人之后一看,猪卧在厨房,鸡压在案板上。
曹操这时才明白过来,自己杀错人了!
手中沾满血的宝刀哐当一声掉落在地,身体一软瘫坐下来。
原来吕家人是要杀猪宰鸡款待来宾的啊!
过了好一会,曹操才缓过来,喃喃自语地说,宁我负人,勿人负我。
这就是后来他那句历史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杀错人的故事变得更加丰满,说曹操知道杀错人后,就准备离开吕家继续逃亡,没想到在路上恰好遇见吕伯奢,索性把他也给杀了。
曹操这一生当中,因为多疑的性格,把人置于死地的事还有很多次,这只是最著名的一次。
所以他刚一开始“出道”的时候就这么干,后来还是有很多人追随他,可见他的人格魅力也不是盖的。
在吕家误杀人之后,继续逃亡,逃到了中牟县。
原本打算停留稍作休息的时候,当地亭长觉得曹操形迹可疑,就盯上了。
亭长就现在街道居委会治保主任,但是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也别把亭长不当干部,当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就是这个出身的。
亭长一嗓子吆喝,顿时冒出数人,对付孤身一人的曹操已经很足够了,曹操束手就擒,
就这样被解押到了县衙里。
这个时候的中牟县已经收到了董卓缉拿曹操的文书,但是县里边的功曹,明知道这个人是曹操,却跟县令讲,天下大乱,不适合拘留英雄豪杰,所以县令就把曹操给放了。
在《三国演义》里边,说中牟县陈宫,是他把曹操放了。
陈宫是后来才出的名,当时只是一个县衙的小小功曹。
你想县里一个小小的功曹都知道曹操的大名,可见这个时候阿瞒已经有了一定的威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