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这个点了,耳机里听着张国荣的《倩女幽魂》,最近只是觉得有些东西需要被说出来。
最近因为手头上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刚好和下一批的事情之间有一个空档期,又可以去做一些“无用”的事,我这人的爱好便是打打游戏,看看电影,读读书。
布吉岛自己是不是自己心老了,还是说本来做的东西让自己容易需要让自己变得所谓的老,或许就他们常说的那一种“成熟”呗,不过很多东西真的是回不去了这个事情倒是真的。我先来陈述下面的几个东西。
周董是我一直很喜欢的明星,基本在我的歌单里,就随机播放都能有他的歌,过去的我,一直没有机会去做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情,(虽然现在也一样,但比之前是好多了),我记得我14年在自己的一个小本子上,还给自己列了一个就物质奖励的清单,有个小iphone手机,有个小平板,有个外星人电脑。如今过了3年,手机也是从6换到7(当然这边有小插曲,当初6实际算是老爹老妈送我的,实际那会儿还是“半啃老”状态的,然后之前又从6换到7,虽然现在也不贵了),接着平板是当时自己第一次自主挣到一笔可观的收入,至少于我是那样的,现在也不和同龄人比,毕竟有人比我高,有人比我低,就比当初的我算可观的一笔钱,然后我和我老弟弟“瓜分”了,然后得到了小平板。接着自己再更进一步的时候买了自己这台花费靠近2W的电脑,虽然最终不是外星人,不过性价比好像比外星人要实用的得多(前段时间老葱头儿也基本参照我的配置,花了1.6W左右给自己配了)。
接着我继续说周董的事情,我一直有个愿望,想去个周董的现场,一开始还想着S比赛的时候,我们LPL到鸟巢,然后名正言顺的去鸟巢看比赛,听歌去,然后都走远了,各路网友一路讨伐,其实我觉得我们中国的这些队伍也不错了,两年前,我还在喷老憋喜欢的EDG,今年他们直接都16强了,可我并没有喷,其实吧,我觉着咱电竞,或许不说电竞把,你把很多东西联系起来。今儿刚看完的《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然后在思考一些东西,就觉得很有趣,咱们这几年一直被人韩国人骑着,喷子们叫嚣——你们特么的拿着可能全世界最高的工资,然后现在连打外卡都吃力,你们对得起谁哟。
这本书里就提到,其实咱中国一直在拼命训练,或者每次S比赛前夕媒体都在说今年韩国的那些冠军队状态不行了,这是我们最有希望夺冠的一年。其实这本生就属于自欺欺人的一种状态。什么叫别人状态不行,然后我们才有望夺冠?
那天我在SKT最后淘汰了EDG那场比赛,然后在我们那个小伙伴儿的群里讲,SKT就相当于我们中学时期的那个钱丽娟,当初学校成绩,和第二名差距悬殊几十分,然后就剩下我们一群人仰望着她。
然后我来重点说几个东西,我也希望就由电竞,打游戏这一块儿衍生出去。我一直强调一点,天赋,或者就他们提到的基因决定论。至少在我的观点里,人生来就决定了他大概的方向,以后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凡事都讲究天赋的,就上面提到的那本书,有个公式成就=天赋*练习。注意,是乘以,而非加。这就带来一个特别大的差距,假设我们把练习时间,环境这些控制了,那么你的天赋如果基数很大,简称天才,你可能会成为大师,所以那些大师,很多都是天赋异禀,包括我们周董在内!这就是我特别喜欢他的原因,其次,如果你不是这块儿料,你的天赋仅仅为0,那这个乘法傻子都会算,或许有些人强行把公式改成成就=天赋+练习。可是我告诉你这还是一个质的区别,打个比方,也许到了某个阶段,就钢琴,也许人家成了那个领域的大家之类的人物,而你顶多只是一个会弹琴的教书匠而已。也许这话不好听,这个现实很残酷,但可能确实就是事实,所以很多人在自己从事的东西,然后干不下去,或者学不下去的时候,首先想一点——自己是不是这块料,适合这一行不?这也就他们俗说的入错行。
我为什么会拿电竞说这个事情,因为我觉得我们那些队伍里有一些人真的不太适合那个位子了,还不如给其他人。就像我几个月前看到《赛车总动员3》,这个电影就讲了一个新老接替,一个迟暮英雄突然顿悟他应该把赛场让给比他更有能力获得比赛胜利的新人,就像当初他的领路人把他带进赛场一样。然后接着说有个东西,我们的体制有巨大问题------就是比赛输了对现当下的一切没多大影响,以至于有些队员发挥不好的,回家直接退役呀,开直播呀,开网店,甚至比之前当队员过得还舒服。这就是我要说的有个东西,中国电竞注入了过多的资金,实际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我觉得本质上就出在金钱上。为什么S2时期的中国队伍很强,几乎是世界第一的水平,当初他们的条件很艰苦呀,基本在黑吧训练,而且那时候还要顶住舆论的压力——你们一群网瘾少年,有什么资格谈梦想哟。资本的涌入是能让这个行业焕发活力,但过多的资本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我觉得要想就S比赛我们夺冠,我说的这两条得花时间思考并实施---1让对的人用科学的方法去练习;2减少对电竞行业的资本注入,这样只会让他们懈怠。忘记说一个很关键的第三条,要创新——我们比赛上看到几次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场景,就像GAM拿出S2版本的NOC,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赌博,要不就崩盘,要不就血虐!
好吧,接着说我开篇的东西,我最近一直在关注一些过去的事情。我前些天还在说上世纪的90年代,我们大陆真的是百家争鸣。我现在听的很多歌曲都是过去的。可是有些潮流不也是,什么复古风啥的,为什么能再火,肯定有她独特的东西。比如之前我们邓紫棋自己重新改beyond的《喜欢你》,然后火的一塌糊涂,到处都是黑凤梨。然后我最近在看关于杨钰莹,当初的玉女掌门人,政治话题咱就不多说了,可是当初她那个美就觉得很卡哇伊的那一种,然后声音又特别甜,这个和志玲姐姐的那种嗲哈不同,反正是很能激起男人的怜香惜玉的小情怀。当然了金牛座本来就生产这种小美女,从世界出名的大腕儿到我周围真实存在的就有很多。然后继续说为什么上世纪,不应该说不仅仅是大陆,是整个中国都向上的一个阶段,想想那时的香港电影,量大质也高。那时的香港电影我觉得世界闻名,不过自从回归后,我觉得《无间道》系列算是香港电影的谢幕之作把,之后基本就是一些贺岁圈钱烂片!至少现在的人已经没那么纯粹了,导演不是当初的导演了,然后部分演员已经降级为流量明星了,也是莫大悲哀!
对了我说我老了,最近有计划,反正就是在过年之前要读几本书,都是过去的。一个是过去的《三体》系列,然后还有过去的《金瓶梅》,然后看《三体》有人说最好先得把《时间简史》瞧瞧。我就学习俞敏洪他自诩的一种愚笨方式,不管看不看得懂,就接受过来再说,以后说不定有用。就像10月和朋友约出去最后玩儿,然后小朱童鞋提到一个“财务自由”,反正这个东西我几年前在苏州,我燕子阿姨就已经和我说过这个东西,所以我并没有像其他人表现出一种惊诧,还有小朱童鞋明年貌似去新西兰留学,我觉得她也是对的,最大的投资就是对自己的投资,至少她明白自己想要啥,想过啥样的生活。要我老葱头儿常讲得活在梦里就完蛋了。至于《金瓶梅》,一开始还没多大兴趣的,主要因为我喜欢的两个人重点提到了他,一个是我喜欢的作家冯唐,一个是矮大紧老湿。他们说里面巨有意思,大紧老湿说毛爷爷都说我 党稍微上点档次的同 志都要看《金瓶梅》,也布吉岛真的假的。反正是不能仅仅像过去一样,当这玩意儿仅仅只是个小黄书。
末了,睡觉了,一点了,愿一切安好!
疯了一样的风 疯了一样的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