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自从加入写文章行列,每天干的事情就是想,我要写什么,怎么写文章,一天天的下来,肚子里的墨水已经快没了!
可是呢,又没有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去看书。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个经验,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质量。
首先,我们要明确写文章,是一个不断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
只有不断的做高质量的输入,才能不断的掌握新知识,有新观点、有心思考,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面向用户输出高质量的内容。
image比如我每天强制要求自己,虽然每天都很忙,可是不管我忙到几点,十点也好,凌晨一点也好,总会抽出1小时的时间去看书。
这样就保证了我的输入,也让我今天能够写出新东西,而不是一直使用我脑子里的旧知识。
但是同时又出现了一个现象,比如说,我每天坚持看十几篇文章,可是我还是写不出什么新东西,这就属于无效阅读。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阅读质量,让你的“输入”更加高效!
1。带着目标和预期阅读
存在的问题:无目的性阅读
现代人阅读有个特点,无目的性,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
我们的工作要求着我们每天不得不做很多阅读,如果我们读每一篇文章都带着目标和预期,输入有效性就会提高很多。
比如我在读《“十点读书”粉丝破1500万!8条成功经验值的每一位内容创业者思考》这篇文章的时候。
我希望知道“十点读书”最新的发展情况,我希望看看“十点读书”的8条成功经验是什么,以及哪些是对我有用的。
当我有了这样的目标和预期的时候,我就会一边读,一边找答案,一边思考,读完就会学到很多东西;
而不是花了十几分钟,读完就是一个感叹,“十点读书”很牛逼!这样是没有意义的。
每个人读一篇文章,所带的目标和预期是不一样的,像我的话,一般都会和我的工作内容有关,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的阅读诉求是什么。
2。强制性做笔记和输出
没有输出的输入是没有价值的,输出的这个过程是提炼、归纳、总结、重新演绎的过程,是把别人的东西化成自己东西的一个过程。
做笔记不是让你抄句子,那不叫输出,那叫练习打字。
当然这个输出不是指,每读完一篇文章就写一篇阅读心得,你可以读完一篇文章后,写几句自己的心得体会。
如果你是罗辑思维的用户的话,你会发现,在每天听完语音关键词自动回复的头条文章结尾,罗振宇一定要写一个“罗胖曰”,这就是他强制性输出的一种方式。
另外还建议,你在做输出的时候,最好是把你的输出公开,
类似发个朋友圈,因为一旦公开,你会更加的注重语言词藻的表达。
如何才能高效的“输入”,使得我们有源源不断的素材,保证写文章不停止,思路不停止,今天先分享到这里,明天还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