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的学习
每年的2月4、5日即是立春,就在明天,一元复始,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生命的周期又迎来了崭新的时刻,我们的新生活就要开始了。
俗话讲,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之时应做好一年的规划,我们的生活理应如此,坚定信心和笃定目标前行,才不负韶华。如若没有清晰的路线图,犹如航船没有灯塔的指引,必然会有所迷惑和懈怠,我们要规避人性的弱点,扛起肩上的责任,这是我对自己在2023年的勉励,为家人更是忠告自己。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可能在人文学科还可以深耕掘进,但是面对孩子在理科方面的学习,有时也是一筹莫展,在学习的压力下,孩子的学习要全面发展,人文学科更多是扶正孩子的三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保持良好健康的学习心态,适时承担属于自己的学习责任。但学习的激烈竞争不是考几句鸡汤的箴言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
有时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比如理科类的学习,于学生来讲,分分都是关键,学好和学不好相差真的不是一丁点儿,没有良好的分数为前提再怎么谈育人有时又是如此苍白,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痛点,毕竟到最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关键还是靠科学技术的飞跃,思想成熟只是不断自我的调和剂。
所以于孩子的学习,有时也只能从思想外围上谈谈过来人的经验。
比如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是生活的常态。纵观人类历史,都是有迹可循,我们只能在过往的基础上不断谨慎前行。至于生活中那些“事后诸葛亮”其实都是水军,所以说,我常常告诫孩子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要保持勇敢的定力和清晰的判断力,惟有踔厉奋发才有可能性。
二、自我的规划
新网师的三专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李镇西老师提出的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
这是教师自我生存的立身之本,对此我总是谨记于心,有时虽怠但不敢忘。
坚持的意义就在于先有量,其次就会有质的飞跃。竹发于林,五年扎根,半年成材;后厉寒冬之洗礼,方成钢筋铁骨。
自然界中,有一个神奇的“竹子生长扎根理论”。
竹子用了4年,仅仅长了3cm,但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多少人,没熬过那三厘米!
当毛竹还在笋期的时候,遇到雨就生长,但是等到长成竹时,就三五年不长了。三五年之后,竹子会突然发力,以惊人的速度生长,在夜深人静时人会听到竹子拔节的声音,其成长速度惊人,每天长两英尺。
竹子之所以三五年不长,是因为它那几年间,它的根部在地下发疯似地疯长,它的根系最长可以铺在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竹子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自己需要的营养和雨水。因此,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很少看到竹子有枯死的。
能力不够,时间来凑。资质不强,学习不断!
新的一年着重发力专业学科的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讲座,潜心写好教学纲要,坚持写课堂实录;专业谋划论文写作,扎实推进课题过程性研究;适时兼顾人情往来,巧干会干不蛮干,埋头做事,更要学会抬头望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