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coach同学做了一场毕业典礼,其中有一个“不落的小球”给我留下深刻记忆。
自己的心路历程是这样的:
1、引导的老师说15min学得会,我就假装自己很有信心的应和说没问题。
其实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
2、感到很难。
5min钟的体验感到了难点,发现手脚不协调,难以完成,想要放弃。
这时候我说了一句“发现15min学不会”,引导老师说感觉很难吧。
这反而是给我一个暗示,其实可以学的会,只是有点难。
3、听到技术要点,比赛获胜。
关键是“接”而不是“抛球”的动作,这给了极大的帮助,后来就偶尔成功了,而后就越来越有感觉。
反思是是什么呢?
1、预设很关键。
罗森塔尔效应,后者说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样就会造就一种可能性。
2、资源挖掘很重要。
我们组里有人学过,练习的不错,但是需要萃取关键技术要点;
当然,还可以去百度搜索方法。
3、场域很重要。
队员的鼓励和竞争对手的紧迫感都促使我们更快的进入心流的境界去突破和进步。
4、周围人的鼓励很重要。
当我感到不一定行的时候,有人说我还是很不错的,我就多了一份信心,就可以去不断的尝试。
我相信这个技能是有可能的,而可能性是创造之源。
5、坚持很重要。
夯实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有时候忘记评判只管去做非常重要。
当别人犹豫迟疑的时候,我们依然练习,就会越来越娴熟,熟能生巧。
6、语言是有限的,有很多东西是无法表达出来的,必须要不断的体验才可以。
说明书很清楚也不行,必须体验成为肌肉记忆才可以。
语言的表现是有限的。
7、专业的指导很重要。
技术要点,需要有经验的人的总结和正确的指引,增加信心和学习的效率。
8、一群人不仅是走得远,还能走的快。
因为有竞争、协作、乐趣和紧张感以及互相的分享和激发。
所以,个人和公司都一样,需要在以上的维度上既要赋能又要竞争、协作、放松、有趣、分享的紧张氛围中才能创造高绩效。
所以,这就是“不敢不愿不想”的应对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