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精要(114)
黄岐之
“癞风根原”
[摘录1] 癞风者,风伤卫气而营郁未尽泄也。卫性收敛,营性发扬,风伤卫气,闭其皮毛,风愈泄则卫愈闭,其性然也。卫闭则营血不得外发,于是郁蒸而生里热。六日经尽,营热郁发,卫不能闭,则肿透皮毛,而见红斑。斑发热除,则病愈矣。若卫闭不开,斑点莫出,营热内遏,脏腑蒸焚,则成死证。
风以木气而善疏泄,其卫气之闭者,风泄之也,其卫气之闭而终开者,亦风泄之也。初时感冒,经热未盛,则气闭而风不能泄。经尽之后,营热蒸发,则风泄而气不能闭,是以疹见。风有强弱之不同,气有盛衰之非一,风强而气不能闭,则斑点尽出,气盛而风不能泄,则斑点全无。
若风气相抟,势力均平,风强而外泄,气盛而内闭。风强则内气不能尽闭,气盛则外风不能尽泄,泄之不透,隐见于皮肤之内,是谓瘾疹。气之不透,泄郁而为痒。痒者谓之泄风,又曰脉风。泄风者,风之未得尽泄,而遗热于经脉之中也。泄风不愈,营热内郁,久而经络蒸淫,肌肉腐溃,发为痂癞,是名癞风。
肺司卫气而主皮毛,卫气清和,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焉,则皮毛荣华。卫气郁闭,发肤失其熏泽,故肤肿而毛落。肺窍于鼻,宗气之所出入。宗气者,卫气之本,大气之抟而不行,积于胸中,以贯心肺而行呼吸者也。卫气闭塞,则宗气蒸瘀,失其清肃,故鼻柱坏也。
大凡温疫中风,发表透彻,红斑散布,毫发无郁,必无此病。
法宜泻卫郁而清营热,决腐败而生新血。经络清畅,痂癞自平矣。
[意义] 癞风(又称麻风病,是一种皮肤病。其病因多为冷热交通,流于五脏,彻入骨中,虚风因湿和合生虫,便即作患。)是风伤卫气而营(气)郁未尽泄。卫(气)性收敛,营(气)性发扬,风伤卫气,闭其皮毛,风愈泄(伤)则卫愈闭,其性然也(这是其自然规律)。卫闭则营血不得外发,于是郁蒸而生里热。六日经(气)尽,营热郁发,卫不能闭,则肿透皮毛,而见红斑(见营气)。斑发热除,则病愈矣。若卫闭不开,斑点莫(不)出,营热内遏,脏腑蒸焚,则成死(不治)证。
风以木气而善疏泄,其卫气之闭是风泄之,其卫气之闭而终开,亦(是)风泄之。初时感冒,经热未盛,则气闭而风不能泄。经尽(指病邪传遍六经后)之后,营热蒸发,则风泄而气不能闭,是以疹(病人皮肤上起的很多的小疙瘩,通常是红色)见。风有强弱之不同,气有盛衰之非一(不一),风强而气不能闭,则斑点尽出,气盛而风不能泄,则斑点全无。
若风气相抟(博结,作用强),势力均平,风(风为动,泄)强而外泄,气(气为闭)盛而内闭。风强则内气不能尽闭,气盛则外风不能尽泄,泄之不透,隐见于皮肤之内,是谓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气之不透,泄郁而为痒。痒者谓之泄风,又曰脉风。泄风是风之未得尽泄,而遗热于经脉之中。泄风不愈,营热内郁,久而经络蒸淫,肌肉腐溃,发为痂癞(一种皮肤病),是(其)名癞风(麻风病)。
肺司(主持)卫气而主皮毛,卫气清和,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焉(如果卫气象雾和露灌溉大地一样),则皮毛荣华。卫气郁闭,发肤失其熏泽,故肤肿而毛落。肺窍于鼻,宗气之所出入。宗气者,(为)卫气之本,大气(宗气)之抟(搏)而不行,积于胸中,以贯(贯穿)心肺而行呼吸者也。卫气闭塞,则宗气蒸瘀,失其清肃,故鼻柱(鼻梁)坏也。
大凡温疫中风,发表透彻,红斑散布,毫发无郁,必无此病。
法宜泻卫郁而清营热,决(断绝)腐败而生新血。经络清畅,痂癞`(病)自平(愈)矣。
[感悟] 癞风(又称麻风病)是风伤卫气而营气郁未尽泄。卫气性收敛,营气性发扬,风伤卫气,闭其皮毛,风愈泄(伤)则卫愈闭,这是其自然规律。卫闭则营血不得外发,于是郁蒸而生里热。六日经气尽,营热郁发,卫不能闭,则肿透皮毛,而见红斑(见营气)。斑发热除,则病愈矣。若卫闭不开,斑点不出,营热内遏,脏腑蒸焚,则成不治证。
风以木气而善疏泄,其卫气之闭是风泄之,其卫气之闭而终开,亦(是)风泄之。初时感冒,经热未盛,则气闭而风不能泄。病邪传遍六经之后,营热蒸发,则风泄而气不能闭,是以疹见。风有强弱之不同,气有盛衰之不同,风强而气不能闭,则斑点尽出,气盛而风不能泄,则斑点全无。
若风气相抟(博结),势力均平,风(风为动,泄)强而外泄,气(气为闭)盛而内闭。风强则内气不能尽闭,气盛则外风不能尽泄,泄之不透,隐见于皮肤之内,称作瘾疹。气之不透,泄郁而为痒。痒者谓之泄风,又称脉风。泄风是风之未得尽泄,而遗热于经脉之中。泄风不愈,营热内郁,久而经络蒸淫,肌肉腐溃,发(作)为痂癞,病名癞风。
肺司卫气而主皮毛,卫气清和,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焉,则皮毛荣华。卫气郁闭,发肤失其熏泽,故肤肿而毛落。肺窍于鼻,宗气(之所)出入。宗气为卫气之本,宗气之搏而不行,积于胸中,贯穿心肺而行呼吸。卫气闭塞,则宗气蒸瘀,失其清肃,故鼻鼻梁坏。
大凡温疫中风,发表透彻,红斑散布,毫发(一点都)无郁,必无此病。
治法宜泻卫郁而清营热,断绝腐败而生新血。经络清畅,痂癞病自愈。
[摘录2与(注释)] 紫苏丹皮地黄汤
苏叶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地黄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
若不得汗,重用青萍发之,外以青萍热汤熏洗,以开汗孔。汗后用破郁行血之药,通其经络,退热清蒸之剂,清其营卫。腐去新生,自能平愈。
但凉营泻热之品,久服则脾败,当酌(估量)。
(“《四圣心源》精要”文集为原创系列文章,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