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在书本上读到教人成长励志的故事,是关于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句子,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那份慷慨激昂的情感始终回荡在心底。
那个时候老师教人树立远大理想是正确的,毕竟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设定前进的方向。
可后来随着追逐“巅峰式成功”的风气出现,这些励志的句子渐渐偏离了原本的激励轨道,反而变成了贬低打击一个人不求上进、一事无成的最好“证明”。
我们在代代相传的奋进文化里学会了励志,却没有学会该如何平凡。
倘若一个人胸中充满了热忱和梦想,而最终却没能实现,他该如何接纳自己归于平凡的事实?
上高中时,隔壁火箭班的学生,数学模拟考试成绩以3分之差无缘150分的满分。在他拿到考试卷的第二天,我得知了他跳楼自杀的事情。心中悲痛之余,也渐渐开始思考:我们的卓越教育到底教会了孩子什么?
它告诉孩子要勇夺第一,可是它没有提到落榜之后该如何自处。
很遗憾的,当时同学的那一跳并没有点醒我,这么多年来受环境家庭的影响,我依然慢慢成长为一个想要追求卓越的人。
这种只做第一的想法带来的首要烦恼就是——体会不到快乐。
毕竟第一只有一个,而比赛的人数总是多于一个的。这就导致了接下来的问题:将评判自己的标准与得到唯一的荣誉绑定。
快乐只会出现在通过考试赢得第一的那一瞬间,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几小时。而为了这几分钟几小时的快乐,背后需要付出的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辛苦付出。
自我接纳程度好的孩子,在耕耘的过程里也是可以体会到快乐的。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关注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中的乐趣,然后通过考试,一切皆是水到渠成。
而自我接纳程度低的孩子,是无法在耕耘时获得快乐和满足的。他们在拼搏时关注的不是手里的任务,而是担忧未来的许多事:
1.这次第一名会不会是我呢?
2.我必须是第一,不然会给父母丢人的。
3.同学看不起我,我非得考个第一证明自己,然后欣赏他们惊愕的表情。
以上许许多多的脑内想法里,你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子呢?
有了杂念之后,为自己努力拼搏的过程会变成一场痛苦的旅程。旅途中充满了担忧、害怕、愤怒还有羞耻心和浓重的焦虑,哪里还会有快乐可言呢?
或者像另外一种人,他们虽然不沉溺于与旁人比较,但是对自我要求过于严苛,以致于完全感受不到快乐。
即,他们从来不认可自己的成就:
1.不过是第一而已,是我运气好罢了。
2.这些成功都不能算成就,因为它们太不起眼了,归根结底我还是一个失败的人。
3.善良/诚实/稳重/会弹钢琴/会唱歌又如何,又没有人看见没有人认可,这些品质也不能换钱,都是没有用的。
有的时候我觉得,不是越长大快乐越少,而是越长大,我们对于快乐的理解越狭隘了。
小的时候躺在草地上,抬头仰望天边的一朵云,想象它是各种各样的动物形状,就那么看上一天,就会很快乐。
偶尔蹲在路边,帮助小蚂蚁一起搬家,也会特别有成就感。
而我们长大后的标准越来越严苛:不是第一名有什么可开心的?没有赚到钱瞎高兴什么?
甚至遇到依然保持赤子之心的人会疑惑发问:什么事也没发生,你在开心什么?
殊不知,快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它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理由。
在连续多次受挫后,我才在朋友那里悟到了快乐的真谛。他总是说,“你要找到内心真正的驱动力,那份热情,那份为爱发电的勇气。”
“这个动力无法直接幻化成金钱,但是它可以推着你走得更远。”
成功不是人生的终点,生活本身的过程才是最宝贵的。为了不成为旁人眼中的失败者,强迫自己漫无目的地努力,不接受自己任何一点错误和平凡的东西,最终也是无法走向成功终点的。
朋友道,“你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我调侃:“不知道,可能是钱?”
“骗谁呢,”朋友抢道:“你追求钱,然后给别人免费提供帮助。”
我:“……”
找到内心深处真正热爱的东西投入去做,才能渐渐找回快乐。而在做事情本身上获得的快乐越多,也就不会太在意附着在那之上的功名利禄和严苛标准,才能真正接纳自我的不完美,享受平凡。
有人说,人的一生需要一条主线,这条主线也即朋友口中的内心驱动力,它可以是信仰也可以是使命。
生命是一场体验,而不是比赛。每个人都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样子。
成为一个平凡而快乐的人,并没有错。
关注我的公众号:谈雅飞/Tanyafei12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