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作家把读书和写作叫做输入和输出,这个说法特别好,没有输入哪有输出?不看书的人如何写出好文章?
从去年9月加入写作群到现在,没错,自己是坚持了每周写一篇文字,可仅仅是一篇文字,几十个字,几百个字,根本不成文,所以,准确地说,我并没有完成写作任务,并没有如自己预设的那样,好好练习写作。
所以,非常感谢大米有了写读后感的安排,不读书怎么写读后感?每周写一篇读后感,恰好可以督促我这种知行不合一的人。每年年初的时候都给自己定下目标,今年要读多少多少本书,而每每落实不到位,完成不了计划的十分之一。参加工作之前,我还是挺爱看书的,小学看童话,初中看琼瑶和金庸,高中看名著,大学看励志和传记,可是大学毕业后基本不看书了,网络日益发达,电脑和手机取代了书籍,每天获取很大的信息量但无甚用处。记得小时候写作文总是梦想自己有一个书橱,能够自由地在书海中徜徉,而现在这个梦想早已实现,有了一个足够大的书橱,我要做的事情是丰富它的同时把一本一本书读完丰富自己。
说说今年自己准备好好读的几本书,《p.e.t父母效能训练》,《非暴力沟通》,《完整的成长》,《孩子:挑战》,《游戏力》,《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些都是多多少少看了一点的书,今年的保底目标是把它们全部看完,而且要求自己在把书橱里的书看完之前不允许买新的。想想自己初中的时候看小说,那才叫速度,那会儿住校,熄灯之后轻轻松松看两本,现如今希望自己一个月能看两本吧。
每周一篇读后感,如果一个月读两本,就意味着一本书写两篇,阅读的难度降低,写作的难度会增大,不,也不一定,看书看得慢,看得仔细,感悟可能会更多,写起读后感更得心应手也有可能。顺势而为吧,愿自己2019能好好读书,好好写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