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内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每每谈到激励与绩效考核的时候,员工的第一反应是公司又想着各种办法扣钱了,员工对绩效考核往往比较排斥的,绩效考核方案做了一大堆,但是很难有效推行下去。很多公司采取强制手段推行下去之后,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可以说是凤毛菱角。
那么如何才能让激励与绩效起到真正的作用呢?在《孙子兵法·作战篇》是这么说的:“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意思是说,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必须怒之,激励之。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以缴获的财物作奖赏。所以,在车战中,抢夺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把抢得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越发强大的方法。
按照兵法中的说法,要想让激励和绩效发挥作用,就要用作战取得的战利品去奖励士兵。企业的员工来公司工作的目的其实很明确,无非就是获得报酬来提高自身及家庭的生活品质。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需求都不能满足,员工还有什么动力去好好工作呢?因此,在企业设计薪酬和绩效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互惠互利的角度去考虑利益分配的问题。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或者公司的老板来说,可能会说,我把项目所得的利润分配给员工了,公司的发展和提高再生产能力岂不是没有资金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益分配问题了,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在《孙子兵法·作战篇》中是这么分析这个问题的,“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国家之所以因作战而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驻军附近处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物资枯竭,物财枯竭,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
所以,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带兵打仗的将领将作战胜利所缴获的物资分配给作战人员,也就是说让员工将项目所得的利益进行分配后去激励员工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不是从公司直接支出费用去供养员工,而企业所剩余下来的原本用来给员工分配的固有资金自然而然就是企业的既得利益了,只是把销售所得的利益和公司用来给员工发工资和奖金的利益换调换之后进行分配,企业实际最终的收益是没有减少的。但是这样改变了一种方式之后,公司在取得了利益之后还有效激励了员工,员工有了更高的工作积极性,这就是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共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