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字石刻与书法再说房山云居石经与中国书法一一赵志清

文字石刻与书法再说房山云居石经与中国书法一一赵志清

作者: 传播文化的践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21-11-07 18:07 被阅读0次

      文字石刻与书法再说房山云居石经与中国书法一一赵志清

      早在石刻之前先出现了骨刻,公元前2146年的夏朝就有文字迹象,“夏篆”就以甲骨文的形式存在,甚至人们还在河南舞阳贾湖发现了9000多年前的文字刻符,以及7000年前在龟甲上的十几个刻符,这与4000年后的商朝甲骨文极为相似,到了公元前1600年的商朝甲骨文已相当成熟,也就是说刻字或刻字方法技术早就有之,我们的先辈根据生活需要只是把字或说文字符号刻在了相对坚硬、寻得方便的龟甲兽骨上。

      文字符号也好,甲骨文也好,还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字,或只能说是象形文字,象形表意,古文字,文字早期,没有文字也就没有书法。如果说文字符号、甲骨文就是早期的文字,那么,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就是书法,就是早期的书法,就是硬笔书法,早期的篆刻也就出现了。

        那么毛笔书法是什么时候有的呢?《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有“典”“册”“聿(笔)”这样的文字,说明殷人祖先常用的书写材料是简册,书写工具是毛笔,说明毛笔书法也是很早就有了。

      周朝出现了金文,但在形状与写法上与甲骨文基本相同,周太史籀作大篆,与铭刻在器物上的金文又是一致的,并无多大变化。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朝建立,秦始皇统一文字,开始统一使用秦文即秦篆也称小篆,此时,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书体—篆书。此时的篆书不再是刻制在龟甲兽骨上而是刻在了竹简上。

      公元前202年至220年的汉朝,中国汉字有了很大的发展,笔画由曲变直,出现了隶书,汉末至三国曹魏的钟繇将隶书演化成楷书,使中国的汉字演变达到顶峰。就在此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为汉字的书写、书法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第一个时代北魏出现了魏碑即文字刻石的通称,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可见,这个时期就开始石上刻字,魏碑也是楷书的一种,它承前启后。佛教自汉末传入我国,到南北朝时也空前繁荣起来,石刻自此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常见。

        石刻主要是将重要事情和隆重庆典、名称等,把文字形式和书法家的手迹经过名匠刻手,刻凿在悬崖和石碑上,因此碑石就有多重性的内容,其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哲学、风俗民情、文学艺术等。

        隋以前都是庄重肃穆的篆、隶、楷书。直至唐太宗御笔亲洒,才开始有行书入碑。草书刻碑除升天太子碑外,绝少有。

        云居寺石经的刊刻始于隋大业年间,为了避免佛难,而把经文刻在石头上。在前朝因统治者看到佛教的威望之高,发展之快,信众之多,感觉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毁庙烧经,驱杀僧人,使佛教遭到了毁灭性的损失,特别宝贵经卷的焚毁,无法补救。

        静琬法师忧于北魏、北周两次灭佛灾难,深虑“末法”时期佛教的命运,为了佛教的复兴、发展、弘扬秉承师愿,在荒僻的白带山发起实施刻经工程,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3500万字,建成了世界最大、最古老的时刻博物馆,创造出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佛教文化奇迹。也因其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刊刻雄伟,工程浩大,被誉为“石经的长城,北京的敦煌”。房山石经在佛教研究、金石书法、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文物和文化价值,是中国佛教史和文化史上一份无比珍贵和无比丰富的文化宝藏,也是世界一宗宝贵的文化遗产。房山石经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大渊薮,隋唐石经尤其突出,其重要价值不可小觑。

      云居时刻,历经六个朝代,时间之长、数量之多、种类之全、范围之广是不可比拟的。但它不是最早的经刻,早在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由议郎蔡邕主持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石经刻制工程,将儒学经典《周易》、《尚书》、《鲁诗》、《仪礼》、《公羊传》、《论语》、《春秋》刻石建于太学,采用隶书体,世称“熹平石刻”。该石经至光和六年告成,历时九年。字体方正平直,中规入矩,极为有名。是中国历史上刊刻最早的一部石经。

        据记载,石经刻于46块高一丈、宽四尺的长方形石碑上,共20多万字,因仅用隶书一种书体刻成,所以又称“一体石经”。逃避了火难,遭到了战乱,毁于一旦。自宋代以来,偶尔有石经残石出土,共8800多字。目前,其主要残留碑块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静琬法师及弟子或许借鉴了前朝做法并吸取经验将石经埋于地下或匿于洞中,保藏更加安全。

        这是一块隋代维摩诘经刻字,楷书,多魏碑用笔,如撇捺若长衫大袖之仙,用笔内含起伏,一波三折。再如文中“是”字,下步的小横写成魏碑点状;“身”字,第一笔小撇也写成了魏碑点状;“羅”字横折角、“眷”字、“说”字上边两点都是魏碑点状。“滅”、“疾”字的撇是隶书用笔,这是早期楷书常有的现象是发展期、成熟期。

      这是一块唐代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欧体笔意明显,自然含有魏碑点画,承前启后,越发规范。到了晚唐楷书发展到极致,真正达到了成熟期,为后世所遵循学习。

      下面是辽金刻经,辽金刻经也是典型的楷书,笔画平正方直,易写易读,多取欧体,雕刻简洁明了,没有现今书法作品过多技艺,毕竟雕刻者不是专门研究书法的学者,方便识别阅读是目的。从碑刻看,刻工也是有着多年深厚的功底,否则也达不到这样的工美。因为刻经的需要也成就一些民间书法家、雕刻家,甚可能是专职。

      下面是元代刻经,刻僧或刻工必定也是勤学书法,数年如一日,是为雕刻也好,还是为了生存也好,为了刻经这项事业也好,苦练书法,我们看到的很多经板,刻字虽属楷书,但很多都不能简单地归于哪一体,我们不是评书法作品,刻字人也不是在写书法、刻书法,没必要要求什么,只要刻字工整规范就好了,它就是自己的楷书,参观者也没必要去分析它。学习的范本很多,我们可以学习更好的可当教材碑帖。

      下面是明代刻经,书体变化不像初唐、隋以前书体不断演化发展,体式变化更简单易写,书写速度加快,更加实用便捷。从唐末楷书达到顶峰,达到成熟时期以后,就没什么大的变化,因为变化期已过,达到了人们需要的标准,人们就会按照标准研习使用下去,在使用过程中,人们会把所学综合应用到一起,使楷书更有个性,每一个人写书的楷书都不是完全一样的,即使是两个人同样临摹一个碑帖,写出来也不会完全相同。云居寺经刻基本上全是楷书,是寺僧、信徒、刻工一千多年的辛勤劳动成果,是宝贵的历史财富。 

      我写的这个题目不小,想阐述分析全面透彻不大容易,需要专业,需要更多的知识组合,我的介绍只是给大家一个脉络的了解,了解家乡,了解历史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众多的历史资料还有历史发现是需要有人整理和总结的,我们热爱历史文化,想探个究竟,想给人以启示,同时也是想为社会做点贡献。

      作者:赵志清,北京房山大石窝人,系北京书协理事、房山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房山区政协文史研究会理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字石刻与书法再说房山云居石经与中国书法一一赵志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we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