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原创分享第1906天(伊川焦点团队分享833天)(2022.9.27星期二)
高学历意味着就业容易,好像是行走社会的硬通货。但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再来审视这句话,会在心里打个“?”。单纯的追求高学历似乎还不够。
微信平台上有个信息:钱颖一担任清华经营学院院长期间,每学期都会定期参加一个活动——就是院长跟学生去品下午茶,这个活动使他能够真正地去了解这些学生的所思所想,那么他在这个活动中发现清华学生的七个问题——大家不要以为考上清华北大,就是天之骄子,就是国之重器,他们目标明确,迟早会成为国家栋梁——第一个就是“忙”:忙碌、茫然、盲目。忙碌就是课程多作业多活动多,作业比高中还多。一般的说,小学玩得多,玩着学一点,初中时一边玩一边学,高中是要多学一点少玩一点,到了大学就只剩下学了。这才是一个正常的顺序,对不对?所以清华学生忙碌是正常的。但是他发现忙碌之后不知所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盲目就是一切都听辅导员的话,盲目地跟着学哥学姐的脚步走,他们说去留学就去留学,他们说去考雅思就考雅思,他们缺少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的目标,很多学生有空心病?表现是什么呢?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也不知道为什么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做什么人,做什么事。反正大概就是做这些事,我先去考个证。第二、学分导向。学分一直是学生关注的,而且越来越关注,因为它可度量,但是,为了学分去学习从某个角度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各种评奖,推荐研究生,找实习,找工作。搞了半天,学习就是为了有人推荐,可以直接包送读研究生,为了评奖,都是为了这个目的!那这个目的它没有意义,它是一个阶段性的、一个事物的评价,不能把这些细节当成你人生奋斗的目标。那到底要关注什么呢?关注到底做什么人做什么事,对不对?比如马斯克,我就要人类用最低的成本尽早地启动火星的探索,在火星上旅行观光甚至去居住。这就是他想做的事。他想做这个事他就得去研究航天器,研究行星上的各种生态。你天天研究这难道你还找不到工作?难道你还考不上相关的研究生?如果你确实喜欢又考不上,那你就做民间科学家了。如果你既喜欢又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同时你又能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的学术著作,而且都能够明白他们在说什么,那你就不用这么拼命也能考上研究生。估计人家都得抢着要你,包括现在很多研究生导师也很痛苦啊,真的想要找一个真学习的学生太难了。好多真学习的学生就走了去国外了。剩下的就是想拿个文凭的学生,这种学生你用生命代价去培养一个学生,他学完以后拿了个证他再也不干这个事了,你说对一个导师来说是多么挫败的事,多么糟糕,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人才。我想起刘友龙老师讲他的导师就是看到他真的想学心理学才选择的他。第三个现象,变相缩短学制。大学生或者硕士的第一年选课非常多,这样他们能够提前学完学分的要求,能够用二到三年学完本科的所有学分要求,能用一年学完硕士的两年的学分要求,留下时间干什么呢?实习,找工作,然后继续修学位,匆匆忙忙为名为利这真的有意义吗?当年孙悟空要去拜师学艺,学长生不老术,他先来到南瞻部洲,发现那里的人都是为名为利的盲从之徒,跟他学根本没有用,根本就不能了解人生的真谛,更不可能学到长生不老之术,所以他就离开了南瞻部洲,去到了犀牛贺州,南瞻部洲的人太功利,这样做就是浪费生命,不就是为了找个饭碗吗?找个饭碗值得这么卷吗?所以这点就表现出我们中国学生很功利,很焦虑。而国外学生有一个间隔年,来变相延长学制。什么是间隔年呢?就是我可以间断一年的学习,或者晚一年去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我先去周游世界。我先去打工、体验生活,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我再回来接着干。这是一个真正的人生体验。第四个现象,焦虑、纠结、内卷。在专家参加的下午茶中,学生反应的焦虑状态与日俱增。焦虑导致纠结,什么都不想失去。然后发现的趋势指向了内卷。他焦虑什么呢?焦虑自己比不了别人,进不了体制,然后就不断滴去做那些功利的事情,刷题、刷分、刷实习。可是这些东西真的是你要做的事情吗?真的对你未来的人生有铺垫吗?你做这些事情真的快乐高兴吗?既不高兴也不快乐,对未来人生也没有铺垫,它不能增加收入也不能增加成就,你去内卷什么,你到底在内卷什么呢?第五个,大学就如高中。过去说,大一就是高四,现在是大学也如高中,这反映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学生不能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这从学生海外交换学习的反思中可以到的印证。去海外学习不在于学了更好的课程,而是有了独立学习空间和时间,真正体验到大学如何不同于高中,到我们的学生到了国外去交换也是为了拿一个了不起的经历。还是内卷。这样的人生真是不值得过。第六个是做研究的困惑。好学生往往学的早一些多一些深一些,这什么好学生啊?不就是智力好一些,会做题会考试,但不会做研究。海外老师对我们学生的评价就是出色的研究助理。但是做独立研究却是无法入门,在社会科学中尤为突出。即使理工科,学生虽然也能发论文,但是多是导师给的题目。学生做实验也非独立研究,为什么不会独立研究?因为只会刷题嘛。从小就是听别人说什么重要,到了大学也是听学姐的,省的走弯路,从来不思考。第七个,均值高方差小。我们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非常扎实,整体水平较高,就是所谓的均值高。但是学生同质发展冒尖学生少。如顾明远先生所说,有高原无高峰。即所谓的方差小。清华集中了全中国最有才能潜质的学生,但是他们中出现的突出人才少、创造性人才少。为什么?因为你大部分时间都去做没有创造性的事情了,你的脑子已经被训练了,对不对?那你怎么会有创造力呢?所以大家通过这么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得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得到的是天才变人才,从人才变地才,从地才变蠢材。就是这么一个结果。艰苦卓绝,辛勤耕耘,就得到一个潜能递减,越来越差劲,成就越来越少。
我们到底在卷什么呢?别以为把孩子送进大学送进清华你就成功了,很有可能你的孩子本来是天之骄子,最后变成了一个能够挣三五万块钱然后就混吃混喝的一个人。真是毁孩子啊。父母皆祸害,我们这些孩子到底是谁培养的啊?主要是父母培养的。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我们的清华学子为什么会茫然?只有一个原因——空心病。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不知道未来要去做什么人做什么事。当然大家可能会质疑:我怎么不知道做什么人,我将来要进体制内拿个铁饭碗,最好少干事多拿钱。了是这样的目标不是一个青年人应该有的目标,那是退休老工人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它不会给一个人带来生存的意义的!他当然会茫然,当然会状态越来越糟糕,结果就是学习过程中,做事过程中充满痛苦。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那我就凭我的智商,凭我的意志力去学习,你想,一个人凭意志力从小学一年级学到了大学四年级,学到了研究生毕业,那这个人的精神会毁成什么样,你自己去脑补。在这个过程中缺少快乐,缺少过程,缺少意义,全靠意志力,全靠内卷,全靠咬着牙挺过来,你说这样的人他长大精神能正常吗?他能创造性地去解决未来未知的问题吗?
文凭不是硬通货,成就才是硬通货,人家跟你交谈五分钟就知道你有没有硬通货。文凭只有在找工作的那一刻给你好的感觉,你的一生呢?不能靠文凭当成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