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又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歹羊】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兽焉,其状如麋而鱼目,名曰妴胡,其鸣自訆。
解析:本段落,不考虑“首曰”,“下多”只见于《吕氏春秋•淫辞》。故而,借助《淫辞》来理解本次经。并且,按其他段落中的里数,在《淫辞》查找各自提示词,结果如下:
五曰非辞无以相期从辞则乱(1400)(6940)乱辞之中又有辞焉心之谓也言不欺心则近(2100)之矣凡言者以谕心也言心相离而上无以参之则下多所言(4900)非所行也所行非所言也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空雄之遇秦赵相与约约曰自今以来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居无(800)几何秦兴兵攻魏赵欲救之秦王不说使人让赵王曰约曰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今秦欲攻魏而赵因欲救之此非约也赵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以告公孙龙公孙龙曰亦可以发使而让秦王曰赵欲救之今秦王独不助赵此非约也孔穿公孙龙相与论于平原君所深而辩至于藏三牙公孙龙言藏之三牙甚辩孔穿不应少选辞而出明日孔穿(4400)朝平原君谓孔(5100)穿曰昔者公孙龙之言甚辩孔穿曰然几能令藏三牙矣虽然难愿得有问于君谓藏三牙甚难而实非(5140)也谓藏两牙甚易而实是也不(6540)知君将从易而是者乎将从难而非者乎平原君不应明日谓公孙龙曰公无(3100)与孔穿辩荆柱(3800)国庄伯令其父视曰日在天视其奚如曰正圆视其时日当今令谒者驾曰无马令涓人取冠进上问马齿圉人曰齿十二与牙三十人有任臣不亡者臣亡庄伯决之任者无罪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途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3900)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宋王谓其相唐鞅(6040)曰寡人所杀戮者众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唐鞅对曰王之所罪尽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故为不畏王欲群臣之畏也不若无辨其善与不善而时罪(SD560)之若此则群臣畏矣居无几何宋君杀唐鞅唐鞅之对也不若无对惠子为魏惠王为法为法已成以示诸民人民人皆(1300)(6840)善之献之惠王惠王善之以示翟翦翟翦曰善也惠王曰可行邪翟翦曰不可惠王曰善而不可行何故翟翦对曰今举大木者前呼舆謣后亦应之此其于举大木者善矣岂无郑卫之音哉然不若此其宜也夫国亦木之大者也
二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兽多虎。
解析:800处,“几”,结合下文,而知“岐山”,是说郢陈举事,时间定好了。也就是桃成熟的春季着手,李子成熟的秋气结束,取得与秦军决战的胜利。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诸钩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
解析:1300处,“善”,结合下文,而知“诸钩之山”,是说建立起跨楚界、四地一体的根据地。并不断扩展地盘。1400处,“乱”,结合下文,而知“是山也”,是说乘楚国战乱,落下脚,扎下根。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无草木,多沙。
解析:2100处,“之”,结合下文,而知“中父之山”,是说让楚国军民认识到负刍为不孝之子。也就是展开舆论宣传攻势。
中父,《荀子•非相》言:“中父羞以为子,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
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无草木,多沙石。
解析:3100处,“与”,结合下文,而知“胡射之山”,是说如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必须强制改变楚国颓废风气。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其兽多麋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鳣鲔。”
解析:3800处,“国”,结合下文,而知“孟子之山”,是说我是太子,有权继承王位。登位只是早晚问题。3900处,“妇人”,结合下文,而知“是山也”,是说我成家的地方。这是为恢复王位继承秩序所考虑的。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踵之山。广员二百里,无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其名曰深泽,其中多蠵龟。有鱼焉,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 ,名曰鮯鮯之鱼,其名自叫。
解析:4400处,“朝”,而知“流沙”,是说尚需推进。4900处,“非所行也”,而知“跂踵之山”,是说看清前行阻碍。5100处,“穿”,结合下文,而知“广员”,是说以武力扫平之。5140处,“也”,结合下文,而知“有水焉”,是说持续做工作,直至接管楚国。这样,皆大欢喜。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隅之山。其上多草木,多金玉,多赭。有兽焉,其状如牛而马尾,名曰精精,其鸣自叫。
解析:6040处,“曰寡人”,结合下文,而知“踇隅之山”,是说有了根据地,就能向外发号令。也就是以实力去影响人。临近举事了,要做到精益求精。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榑木。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解析:6540处,“知”,而知“流沙”,是说行动在掌握之中。6840处,“善”,结合下文,而知“至于无皋之山”,是说取得满意结果。看到了故乡,见到了日出,沐浴在春风里。6940处,“乱”,而知“是山也”,是说造成楚国破乱不堪的负刍,就要被打倒在地。
三
凡东次三经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其神状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牡羊,米用黍。是神也,见则风雨,水为败。
解析:其一,一二部分经文,有9个段落,亦即分9层意思。
6900与各段落中的里数相差560,此处“之若”,为首段提示词。结合下文,而知“尸胡之山”,是说胜败在此一举。与秦军较量不成问题,人马足够,任务明确。
棘,《吕氏春秋•士容览》言:“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
其二,本次经讲举事后可能出现的状况,现正在考虑。立足四地,团结楚人,以疾风暴雨之势,兵临楚都寿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