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你
出身不凡
还是降生时就不被祝福
每个人的二十几岁
都是最动荡,最不安,变数随时在发生
最近。有人说我是一只绿萝。
因为。他觉得我是他认知世界中的一枚"奇葩"+“幸运儿”
从小生活环境简单:爸爸、妈妈、哥哥
占据大多数生活的学习环境也简单:
因为反应慢半拍而一直“以为”没人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
大学简单易相处的室友和老师,
还没毕业就已经在事业单位就业
自己坚持,辞去稳定,凭借自己“神奇”的智商,在北京居然也能独立养活自己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整个中国的平均值生活标准,
一只觉得自己“就还好”,烦恼比开心少那么一丢丢而已
只是最近才知道:
1、原来小男孩在初、高中时期可能要独自面对很多同性过多荷尔蒙带来的暴力影响;
2、女生在工作后,也存在虽然极尽贴补家用,但仍会被父母重男轻女的无奈;
感觉自己突然又了解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真实存在。
所以,同事有天吃饭时说我脑门宽,“一定拥有家里很多爱“时,我立马忽略了“脑门宽”的事实,欣欣然接受了~
每个人对“我是谁”的定义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叫安娜?我是个女生?我是爸妈的女儿,哥嫂的妹妹?
我爱唱歌 写作 画画 舞蹈?
我是个翻译?我有自己的公司?我有很多资产?(除了第一条,其他的居然不是我……5555555……)
好多心理学家试图去引导大家不断发现潜在的自我,从而通过调节自我与外在的矛盾来提高生存水平和体验。
前些天看《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的心理学大师“老人家”引导女主不断发现自我的故事给我很大的触动和帮助。
我不想,也不会去评判这本书是否对每个人有多少权威的引导,在这里也只是大致引述给大家:
老人家说,仔细想想每个人想拥有的东西:家庭,事业,财富,健康……
其实归结到抽象的情感层面上就只有三个:爱,喜悦,平和。
而“真我”也是由这三个因素组成的,不论一个人现在多凄风苦雨,多喜上眉梢,本来的“真我”都是一致的。
证据?回想一下每个人的婴儿时代,不论外物如何,依旧无知的平和处之,不懂也不会悲伤,光凭一副小脸蛋就拥有世界莫名的疼惜之爱。
直到慢慢长大,“真我”才被我们慢慢藏了起来,
就像一个俄罗斯套娃(我自己的比喻,因为不想去翻书然后拍照片上传上来了……)
包裹“真我”的第一层是你的身体。
身体病痛,你不会开心;身体得到放松,整个人都莫名的愉悦。
原因也许就在此。
因此,你需要跟自己的身体进行联结:
日常生活中好好保护它,
病痛时鼓励它(是要真的和它说话,比如我就一直与自己摔伤的膝盖聊天,不断鼓励它,肯定它的进展,而它也很争气的一天天加速变好了)
第二层是你的情绪,
很多外在事物会带给你不同的情绪
有人夸你,你开心
父母争吵,你难过
但是,你要学会“臣服”于你的情绪,不管好坏
试着接纳自己不好的情绪,哪怕一开始你想逃避
这里有一句很神奇的话,我摘录给大家:
“我看见我在寻求XXXX(被爱而不得,背叛等等……)的感受,我全心的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
因为老人家说,人的精神对很多情绪有习惯性的依赖,比如你习惯性的悲伤,当你有段时间不悲伤后,你的精神就会非常不适应,觉得自己很“饥饿”,于是就会努力在潜意识里暗示你:是不是需要悲伤一下了?
当你悲伤过后,是不是有时也诧异:这么点事,为什么值得我这么悲伤?
其实你不知道的是,那是你的潜意识在“喂自己”习惯的食物……
这就是林黛玉童鞋总是梨花带雨的原因吗?
接下来还有“思想”和“身份认同”&改变自己不喜欢情绪的方法~
但我会在下期讲(就不承认是自己写累了……)
其实也可能还会有人冲过来不屑的说:
你是不是有病?有那么多时间想这些做什么,我是我,我不是我,和你有什么关系?
你!工资高吗?有对象吗?存款多少呀?
额……………………下一个话题吧……
网友评论
后半部分,对《遇见未知的自己》的描述,类摘录而不像是总结,感觉不是很好
另外,有种草草收尾的感觉,我觉得写就用心写到最好把,这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写下的文字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