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20世纪60、70、80、90年代人的婚姻,简单而美好。
“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三转一响,90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21世纪特色婚宴个性张扬。”
50到70年代之间,很多青年人结合,还是通过组织、单位介绍,搞点聚会,领导说媒。“建设祖国、挥洒热血”,是社会共识,模范、英雄、军人是姑娘们首选。城里女青年喜欢的职业从高到低“国营大中型”到集体企业。
六十年代给组织写申请,恋爱先得过政审。结婚就是两个铺盖在一起,穿件红衣服,热水瓶和搪瓷盆一套,加马桶痰盂。七十年代后家境不错的人,都会准备“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这样的配置不亚于现在的有车有房!有辆自行车,上海的凤凰永久和天津的飞鸽就会让人羡慕不已…… 看上一个人觉得合适,就奔着结婚去。这一结,就是一辈子。离婚,那是要被唾弃的。青年男女都是先婚、后爱,办完婚礼再在颠簸岁月里深入认识彼此,直至白头偕老。很多幸福的就如“父母爱情”安杰和江德福,也有磕磕碰碰的如“金婚”两口子。
随着改开春风的猛烈吹拂,很多人开始读大学,学习就是那个时代的“热潮”;人们也开始跳迪斯科,听海外音乐,邓丽君歌曲也是那个时代标志。曾经备受推崇的“三转一响”“72条腿”开始悄然退位,取而代之的是四大件:冰箱+电视+洗衣机+录音机+照相机。
电视作品也是我们今天可以回顾历史:
八十年代初《庐山恋》国产电影第一次让恋爱中“kiss”展露在大众视野。
上世纪90年代真正反映当下年轻男女恋爱、婚姻的现实题材电视剧,登场展现给世人。《过把瘾》讲的可不是一个脱离实际、只会吆喝“为爱发疯”的幻想故事。它真实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青年都市男女们对爱情的渴望,对婚姻的惆怅,描摹出了他们在感情中的进退失据。
与电视剧不一样的百姓生活,人们还是遵循过往对简单生活的态度。那时结婚,依然保持着简朴的风俗,新人穿着自己新买的衣服,胸前贴着大红花,邀请亲朋好友,热热闹闹地摆上几桌就可以了。
那个人性禁锢日渐消逝、理想主义余温尚存的90年代,随着千禧年后的拜物生活,物质上我们越来越丰富,思想也开启“开放自由”。婚姻稳定性越来越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