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主题:晦养厚积。
今天在听的时候,对于第1次听有了新的触动。
1.少年得志不等于英雄出少年。主要是在于志,得的这个志是考取了功名呢,还是说真的是成就了内心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呢?这里面还是归结到志向的问题。
由此就想到了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孩子每一次的做事和班级学生的每一次测评,孩子们究竟关注的是什么呢?有没有关注在这个过程当中获得的成长和收获呢?我们关注的点其实就已经看出我们的眼界和格局了。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引导孩子在事情上的用心程度,更多的体验过程,关注过程,而要忽略结果。
2.今天是全面的来看待晦养厚吉的三个层次,发现他们之间的层次。首先是人生战略,也就是说我们人生的一个总体的规划和目标,这个真的是要有所设计,在目标的引领下我们才会达到第2个层面,内圣外王。也就是说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的去养自己的心性,让自己的志向越来越远大,越来越趋向于当初的目标,突破自己的瓶颈期再上一个台阶。这个阶段也就是厚积的阶段。然后是第三个层次潜居抱道,以待其时,当我们有了深厚的沉淀之后,还应该是把握好时机。
在这三方面当中志向还是放在首位的,当我们有了志向之后,才会有后边的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听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老师讲方仲永和张居正的例子,让我想到了班级当中那些我们认为优秀的孩子,也就是说我们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而我们这些下意识的行为会对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想到这里的时候其实是很害怕很恐惧的,因为生怕自己的某一句话,某一个眼神,给孩子造成了伤害,或者是让他自此养成了高傲的性格。
所以说还是要多修炼多修心,从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开始建设学生的心灵品质。
3.家庭。今天我们小组在分享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谈到了家庭里面父母的角色定位这样的一个话题,我们做家长的究竟是以我们的方式来陪伴孩子呢?是包办型还是指导型呢?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究竟是怎么想的呢?是希望孩子完成了一部非常好的作品呢?还是希望孩子享受完成作品的过程呢?是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思路走呢,还是让孩子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提供帮助,鼓励呢?
这个时代的家长有太多的焦虑了,内卷的家长也非常的多,而这又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所有的技能都抵不过良好品行。当我们有了培养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做目标的时候,就不会聚焦到作业不会做,书没有背,什么也记不住等这些上面,我们就会更多的关注孩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哪些困难,怎么样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当中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4.所有的认知都要到行动上,“绝知此事要躬行”,每天改善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