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以前是没有什么“散文观”的,因为我最讨厌把写文章弄成“关进笼子”的痛苦事情。
本来,我们写文章就是要使自己快乐,在快乐中表达,在快乐中享受,在快乐中让自己和别人受益。
如果用什么条条框框约束自己,在写作中失去快乐,就不能很好地表达,不但文章写不好,甚至连一般的文章也写不出来。
这比如记日记。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一直坚持写日记。虽然这些年没有天天写,让日记变成“周记”“旬记”,甚至“月记”,不过我总是在“记”。假如记日记也受到约束,我想我是不会坚持这么多年,而且还有信心一直坚持下去的。因为,现在动笔记下生活中最有意义、最让我心动、最值得书写的人和事、感想与感动,已经深刻于心,成为一种与吃饭喝茶、走路睡觉一样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
记日记是给自己看的,或者是为了让自己精神放松、思想深入、反省总结的“私人文档”,嬉笑怒骂、天马行空,不论章法,皆成文章。我以为这也是散文。至少是散文的一种。在眼下电子通讯高速发达,QQ、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满天飞的时代,生活感慨、写景抒情,甚至张家长李家短的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金句”迭出、“段子手”随时可见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文字精辟独到,堪称经典,大有“流传千古”的态势。全民皆写散文,人人可以抒发心声,我记日记的“阵地”,也时时从“纸版”转变成“电子版”。
但是,当我的日记从私密转化到公开,读者开始不只是我一个人,我享受到被“围观”的“荣耀”,也感受到了令我沮丧的忧伤,还有难堪和羞辱。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正是我写作观念的转变。
接着说我曾经遇到的烦恼。
我说过,我写作的目的,是让自己快乐。这些快乐包括“在快乐中表达,在快乐中享受,在快乐中让自己和别人受益。”但我的“电子版日记”让我不是很快乐。除去“自爆私密”之类的问题,我的烦恼更多的是,不请自来的读者对我“文章”“没有章法”“沉浸小我”进行了无情批评:“没有来由没有升华”“自由散漫放马归山”“随心所欲自说自话”“堆砌材料毫无美感”“没有立体感”……还有很多难听的话,真让我这个自以为已经进入“文学殿堂”的人后脊直冒冷汗。
我开始认真对待写作这件事。毕竟,我对文学的爱好高过一切,并且自认为有天赋,最重要的是,我不但勤奋坚持,而且懂得反省。
通过大量阅读,也接受了很多老师朋友的指导,我改掉了不经思考就动笔、所有材料全部用、没有诉求也不要结果、自娱自乐没有中心、写完就算完成从不修改,等等等等,这样的写作“无知”“幼稚”毛病,开始走上了一条真正的“写作快乐”之路。
从前的“散打”“自由”式写作,虽然给我带来创作初期的快乐、信心、积淀等好处,但也让我在“规范”“创作”上吃了苦头。好的习惯让人受益,坏的习惯也让人积习难改。
我第一篇在正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是我已经在很多电子平台发表1000篇文章以上、字数超过200万字的时候。这篇被省级纸媒刊用的文章,我对比其刊物,前前后后修改了80多遍,光是题目,我就翻来覆去拟定了20个以上。
我为什么要这样“折腾”?因为我太想证明自己。经过“自说自话”的日记和在电子平台公开我的“作品”,我已经具备鉴赏文学作品好坏的能力。所以我在对比发表在刊物上的作品之后,心甘情愿“自我折磨”。
现在,我在全国省级以上纸刊上发表的作品已经有数十篇,字数达到20万字以上。
今天总结,其实是想和大家分享,文学创作贵在“表现”和“坚持”。“表现”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坚持”的意义当然是在为了积累经验。
除了诗歌和剧本之外,其余的文体(包括小说在内)都可以算成散文。“日记”自然也算散文的一种,至少算是自由体的散文,或者“自我欣赏”的一种散文。
要想写出让大众认可、可以发表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的散文,那么,就必须遵守写作规范、突破小我、真正具备“使自己和大众受益”的文字创作。
同样是从生活实际出发,或者同样是记录生活中的感慨,同样有真情流露,不被更多人认可的日记和可以让更多人感动的散文,区别在于前者和后者注目的“点”、收获的“面”不同。只有让别人感同身受、能够引起别人共情、使人能从中有所收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散文是生命、艺术的体验,是哲学、人性的思考,是思想的碰撞,是心灵的交流,是让读者从中感动而自觉升华,而不是自娱自乐。
“自娱自乐”可以获得经验、积累素材;接受规则训练,则可以写出规范文章。规范散文的要义,不但要符合散文的基本规则,最重要的特点是从“小我”升华为“大我”。任何创造性的劳动,除了开始时的必要积累,还必须要有初始时的规则训练。只有丰富的底层积累、熟练的规则运用,然后才有富有特色的创造性成果。
这就是我的“散文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