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学习,能够纠正一些以前的不当认知。李晨老师度的讲解非常细致,很学术,术语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以前我是一直没有看明白这张舌位图,在老师的细致讲解下,现在建立起来了认知。
只有认知还不够,得要对于每一个元音,都能够在图上自己标注出来。并且能够讲解出来口型和舌位,因为这张图就是代表了侧面口型(开口度)和舌位的最高点在口腔中的位置。

这个是modern RP中的,以前老氏的,和这个稍微有点不太一样,但是我们现在用的是modern RP,就以这张图为准。
有图表示,一目了然。每个音的开口大小,舌位都非常清晰,解决了心中很多疑问。
昨天对于小山音也就是第五个音还有点疑惑,那就是口型,除了大小外,嘴角是不是需要往两边咧开来,昨天看和听的时候,看到老师的嘴角是有点咧开来的。
以前跟着其他老师学的时候,老师说的是不用。不同的老师的说法,这些想法就在脑子里打架,自然是有困惑的。那就边学习,边解决。
今天往后学习的时候,得到了答案。小山音的唇形是中性的。中性的定义为:不扁唇,不圆唇,嘴角不紧张。所以这个音就是唇形是自然的状态,但是口型相对来说较大。昨天没有理解到位。
2、双元音
以前学习,总是自己表述一些表达,虽然意思到位了,但是缺少专业性。经过老师的讲解,现在清楚了。


比如:为什么叫闭口双元音?
因为口型都是从第一个较大的划向第二个小的,开口度由大变小,所以也称之为闭口双元音。
双元音是滑动的,从第一个音划到第二个音的方向。
虽然知道双元音的特点:前重后轻,前长后短,前清晰后模糊。但是要做到这个,找到这个程度,是需要不断练习找到这个感觉。
今天又发现了以前没有注意的问题,那就是/ai/这个音,以前划动的方向直接到了i的口型大小,其实是要到e的口型就要收住。这样才能前长后短。因为e的口型比i大,我们就要提前收住。避免在读的时候,后面的音也读的很长。
自己以前读的时候,总感觉尾音有点重了,但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这次打通了。开口要大一点的时候收,其次就是要后面的音读的轻一点,这两个加起来,基本上就实现了双元音的正确读法。
3、音长
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清辅音前缩短,浊辅音前拉长。对于双元音来说,同样适用。
网友评论